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工程結算怎么審核?
一、工程造價結算審核
工程造價結算審核主要從資料完善性,綜合單價合理性,工程量的準確性,合同內容的執行情況,規費稅金、清單項目設置與計量規則執行《計價規范》的情況等六個方面進行審查。
審核結算資料是否完善。
結算資料主要包括施工單位的投標文件、竣工圖紙、施工圖紙,造價咨詢公司出具的結算文件、工程變更與設計變更資料、現場簽證資料等等,送審的結算資料必須完善齊備并且有效合理。
結算綜合單價的處理辦法。
與工程量清單項目一致的項目,其綜合單價應執行合同單價:新增項目有參照項目的,其綜合單價可按類似項目的市場價并考慮當時的投標水平計價;新材料、新工藝項目的綜合單價應按先談價后施工的原則計價。對于中標單位綜合單價錯誤報價的處理方法:合同內工程量按合同單價計價,增減工程量的綜合單價應作出合理調整。例如:水下打鋼管樁項目.在招標文件的措施清單項目表中已列施工操作平臺措施項目,施工操作平臺措施費用是對于整個工程一次投入的,投標單位卻將該費用考慮在綜合單價中.造成每米綜合單價偏高,故結算時增加打樁工程量時,其綜合單價應為:(中標單價×清單工程量-施工平臺措施費用)÷清單工程量。
工程量的準確性是一個相對概念,一般準確度在±5%。
進行工程量結算審核一般可采用實算法、增減法、建筑面積法、系數法、含量法。例如:采用實算法就是按圖紙計量,采用此方法所需時間過長,工作量大,一般只對于工程量增加幅度大、項目金額較大的采用。設計修改變更的項目可采用增減法,以搜索方式對有關項目按增修改后、減修改前的原則進行計量。其余三種是輔助性、評估性的快捷方法,土建工程的板式構件項目可采用建筑面積法;抹灰項目可采用系數法計量;鋼筋量根據建筑類型可按含量法進行評估。
審查結算是否按合同規定的結算方法進行結算。
例如土方項目合同規定是大包干的,結算時不能以按實的方式進行結算;因施工單位原因引起工期延誤或前提,合同有違約金規定的,結算時應按約定計價;暫定金額是招標文件對未明確的工程項目給予一筆估計的金額,結算時應按實進行結算。合同約定對材料、人工、機械價格一般不作調整,但對于不可預見性的大幅上漲,根據政策文件可作協議補差。
增加工程的規費可按增加工程的造價以合同規費計價。
稅率調整時,原則上以提交的發票為準計算已完稅工程,未完稅的工程按調整后的稅率計價,但實際操作比較困難,對于工程造價較小的工程,一般對增加工程按調整后的稅率計價。
清單項目設置、計量規則是否符合《計價規范》。
例如:有一道路工程,工程量清單已有管溝挖土方的綜合單價,按照《計價規范》規定:工程量計量根據原地面線下按構筑物最大水平投影面積乘以挖土深度(原地面平均標高至槽坑底高度)以體積計算,其工作內容包括:土方開挖、圍護支撐、場內運輸、平整夯實。但在簽證資料中,監理工程師認可工程量的計量方法按1:0.33的放坡加兩邊的工作面各lOOmm考慮計算,對于溝槽兩邊采用直徑lOOmm的松木樁作為圍護支撐;造價咨詢公司結算時根據簽證內容的土方量計量,另增加了打松木樁項目的費用,而挖管溝土方的合同單價中已包含放坡、工作面、圍護支撐的費用,圍護支撐是施工單位報價時自行考慮的施工措施費,結算時不再考慮實際施工采用何種圍護支撐方式,不得另行調整或增加費用。顯然造價咨詢公司的計價方法違背了《計價規范》的有關規定,這正體現了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綜合單價的內涵。
二、通過造價分析所反映的一些問題
以上內容審核完成后,作為審查部門應對審查結果進行造價分析,有三個比例值是很重要的:增加工程造價占合同價的比例、合同內增加造價占增加工程總造價的比例、合同外增加造價占增加工程總造價的比例。一般增加工程造價占合同價的比例超過10%時,應當分析造成的原因,通常原因有:設計變更、施工現場簽證,地質造成施工方案改變、符合有關條件的材料調差等等。存在問題主要有:
設計方案不合理、設計質量差,施工過程造成多次返工、停工、拆改等現象,造成很大的浪費。
曲解合同原意,陰陽合同,合同執行力度不夠,合同管理意識薄弱。
有目的使最高上限價達不到公開招標的標準,逃避公開招標。
竣工圖紙圖示不清,比例與標示尺寸相差太遠,由于表達含糊,造成與簽證內容交叉重復計算。
簽證質量差,簽證內容過于簡單,只是籠統地簽注項目名稱和工程量;屬于施工單位原因造成的工程量增加,也同意簽證;簽證過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設單位的項目管理水平較差。
有的造價咨詢單位對工程量清單編制質量要求不高,未嚴格按照《計價規范》進行編制。
業主前期準備不足,招標時間短等原因.變更的補救措施不可避免發生在施工階段,造成了結算價大大高于中標價。
三、對結算審核起互動作用的相關管理
結算審核是中標后跟蹤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與結算審核互動的管理主要包括:工程變更管理、計價人員計價行為管理。
嚴格工程變更管理,控制工程造價。工程變更所引起的工程量變化、施工單位的索賠往往是工程造價超支的最主要原因。作為政府審查部門對于因工程量變更引起工程造價增加超過合同價25%的工程,應實行先審核再施工的管理。
合同備案管理是中標后跟蹤管理的內容之一,防止結算時出現陰陽合同,減少造價糾紛。合同內容主要條款應與招標文件的合同條款相一致。
設立最高攔標價備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工程量清單的編制質量,一定程度上規范了編制最高攔標價的造價工程師的計價行為。
計價人員計價行為管理。為規范建設工程造價專業技術人員的執業行為,提高其執業水準.維護建設市場正常秩序,制定建設工程計價人員違規扣分管理辦法,設置扣分執行機構。建議由造價師協會執行,將結果抄報有關部門,并對違規人員再培訓,實行返崗考試等措施。在造價審核過程中發現計價人員有違規行為的,記錄并報造價師協會。
四、結束
總之,結算審核是造價全過程管理的一個關鍵性環節,是一項技術管理工作.同時也是信息管理工作,通過審核管理與相關的互動作用,進行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將造價管理過程中發現的有關的問題,向有關部門發出信號,從而改善各自的管理措施。造價管理絕不是幾個造價管理人員的任務,是由項目眾多參與者形成團隊共同完成,工程造價思想應貫徹于工作決策者、施工管理者、合同管理者等的各項活動,形成全團隊的工程造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