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藥方劑中,有一些方劑的名稱帶數字,比如“四神丸”,“四君子湯”,“二妙散”等,有一些方劑名稱僅一字之差,比如“清胃散”,“平胃散”等,在學習時容易混淆,而它們的功效又相差很大,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和盤點一下含有數字的方劑。
六味地黃丸
組成:熟地黃、酒萸肉、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功效:滋陰補腎。為補陰劑。
主治:用于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
當歸六黃湯
組成: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黃芩、黃柏、黃連、黃芪。
功效:滋陰瀉火,固表止汗。為清熱劑。
主治:陰虛火旺盜汗。發熱,盜汗,面赤心煩,口干唇燥,大便干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
六一散
組成:滑石、甘草。
功效:清暑利濕。為祛暑劑。
主治:用于感受暑濕所致的發熱、身倦、口渴、泄瀉、小便黃少;外用治痱子。
七厘散
組成:血竭、乳香(制)、沒藥(制)、紅花、兒茶、冰片、人工麝香、朱砂。
功效:化瘀消腫,止痛止血。為理血劑。
主治:用于跌撲損傷,血瘀疼痛,外傷出血。
七寶美髯丹
組成:何首烏、茯苓、牛膝、當歸、枸杞子、菟絲子、補骨脂。
功效:補益肝腎,烏發壯骨。為陰陽雙補劑。
主治:主治肝腎不足證。須發早白,脫發,齒牙動搖,腰膝酸軟,夢遺滑精,腎虛不育等。
八珍湯
組成:人參、白術、白茯苓、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甘草。
功效:益氣補血。為氣血雙補劑。
主治:主治氣血兩虛證。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耳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飲食減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
八正散
組成:車前子、瞿麥、扁蓄、滑石、山梔子仁、炙甘草、木通、大黃面裹煨,燈心草。
功效:清熱瀉火,利水通淋。為祛濕劑。
主治:主治濕熱淋證。尿頻尿急,溺時澀痛,淋瀝不暢,尿色渾赤,甚則癃閉不通,小腹急滿,口燥咽干,舌苔黃膩,脈滑數。
九味羌活湯
組成:羌活、防風、細辛、蒼術、白芷、川芎、黃芩、生地、甘草。
功效:發汗祛濕,兼清里熱。為解表劑。
主治:治感風寒濕邪,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而渴者。
十灰散
組成:大薊、小薊、荷葉、側柏葉、茅根、茜根、山梔、大黃、牡丹皮、棕櫚皮。
功效:涼血止血。為止血劑。
主治:主治血熱妄行之上部出血證。嘔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等,血色鮮紅,來勢急暴,舌紅,脈數。
十棗湯
組成:芫花、甘遂、大戟。
功效:攻逐水飲。為瀉下逐水劑。
主治:水飲內停,邪氣壅盛;水腫腹脹之實證。懸飲或支飲,停于胸脅,咳唾胸脅引痛,心下痞梗,干嘔短氣,頭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水腫腹脹,二便不利,屬于實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