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藥:葛根,紅花,光杏仁,魚腥草,川貝母、百部、款冬花。
功效:化痰止咳,解痙活血。
主治:慢性支氣管炎。
加減:寒痰阻肺者,加炙麻黃、干姜、白芥子、制半夏;痰熱阻肺者,加連翹、桑白皮、黃芩、枇杷葉;肺氣不足者,加黨參、黃芪;肺陰不足者,加南北沙參、天冬、麥冬;腎不納氣者,加熟地黃、山萸肉、懷山藥、五味子、補骨脂、蛤蚧。
病例:陳某,女,57歲。患者慢性咳嗽咯痰史已9年余,常于受寒后發作。發病時咳嗽、氣短、痰多,精神疲軟,動則氣急,頭昏腰酸,左肺可聞及少許干、濕性羅音,苔薄膩,脈濡。此乃喘促日久,肺病及脾胃。擬本方加蘇子、白芥子、萊菔子、云苓、制半夏、薄橘紅、陳萸肉、補骨脂、黨參,5劑后咳嗽、氣急明顯好轉。再予原方5劑,咳喘基本消失,左肺干、濕羅音消失,臨床癥狀好轉。隨訪2年,未見復發。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