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達莫注射液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炎性細胞因子的影響 |
發表時間:2010-8-26 17:15:40 來源:創新醫學網醫學編輯部 |
陳軍寧,李作興,韋廣粵,富學林,劉漢立,唐 靈 (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廣西 桂林 541001) [摘 要] 目的:探討銀杏達莫注射液對早期糖尿病腎病(DN)炎性細胞因子的影響。 方法:選擇在我院腎內科住院DN患者106人,隨機分成觀察組(54例)和對照組(52例),觀察組用銀杏達莫20 ml加入生理鹽水250 ml靜脈滴注,1次/d,對照組僅給予常規治療,15 d為1個療程,停用4 d后開始第2個療程,共2個療程。治療前后分別檢測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漿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酶(PAI)-1、轉化生長因子(TGF)-β、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PANTES)、白介素(IL)-8等炎性細胞因子,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 結果:觀察組患者血、尿β2-MG及炎性因子(PAI-1、TGF、PANTES、IL-8)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銀杏達莫注射液具有減少早期DN炎性細胞因子的作用,能延緩DN病程的進展。 [關鍵詞] 銀杏達莫;糖尿病腎病;細胞因子 糖尿病腎病(DN)是一慢性低頻度炎癥性疾病,炎癥對DN的進展具有重要的參與作用。目前認為參與DN進展的炎癥介質包括轉化生長因子(TGF)-β、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酶(PAI)-1、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PANTES)、白介素-8(IL-8)等,由于這些細胞因子的參與作用,導致細胞外基質(ECM)合成增加,從而導致腎纖維化的發生。由于DN具有多途徑、多環節相互作用的復雜病理生理機制,其防治一直是臨床的難點。銀杏達莫是銀杏葉提取物與雙嘧達莫的復合制劑[1],本研究使用該制劑對DN的患者進行治療,觀察其對炎性細胞因子的治療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為我院2007年2月~2009年5月在泌尿內科及內分泌科住院及門診就診的DN患者10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DN診斷標準[2],均為早期DN(Ⅲ期),排除伴有腫瘤、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疾病者,剔除在治療期間未按時服藥,或同時用其他方法治療者。將106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54例,男28例,女26例;平均年齡(46.3±11.7)歲,平均病程(4.6±3.5)年。對照組52例,男27例,女25例;平均年齡(47.5±12.3)歲,平均病程(4.8±2.7)年。兩組各項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兩組均進行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飲食、控制血壓、常規胰島素等治療;觀察組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銀杏達莫(商品名:杏丁注射液,貴州益佰制藥有限公司)20 ml加入生理鹽水250 ml靜脈滴注,1次/d,14 d為1個療程,停用3 d后開始第2個療程,共2個療程。 1.3 觀察項目:兩組均在治療前后分別檢測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漿PAI-1、TGF-β;留取24 h尿,按試劑盒(武漢中美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要求分離保存于-70℃冰箱中測定尿PANTES、IL-8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兩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尿β2-MG的變化:觀察組在治療后血、尿β2-MG明顯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間β2-MG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細胞因子的比較:兩組在治療前炎性細胞因子比較差異無統計學(P>0.05)。觀察組治療后PAI-1、TGF-β、PANTES、IL-8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在治療前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炎性因子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目前認為DN早期就存在高凝狀態,凝血酶活性增強,增強的凝血酶能分泌多種生長因子和細胞因子。有研究發現凝血酶可以促進系膜細胞表達單核巨噬細胞特異的趨化因子,即單核細胞趨化因子(MCP-1)[3],以及表達中性粒細胞特異的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從而介導炎癥效應的放大。凝血酶還可以刺激腎小球系膜細胞表達和分泌PAI-1[4],抑制系膜細胞ECM降解,導致系膜區ECM積聚,后者與腎小球硬化密切相關,提示腎臟局部凝血纖溶與ECM代謝調控關系密切,可能共同參與了DN的病理過程。有研究表明,DN患者在正常白蛋白尿階段,血漿PAI-1水平即出現有意義的升高,隨著疾病的進展而加重[5],證實了血液凝血活性增強以及纖溶系統活性抑制加重了DN病變。銀杏達莫是第四代銀杏液提取物加入雙嘧達膜的復合制劑,主要成分是銀杏黃酮甙(24%)、銀杏苦內酯(3.1%)、白果內酯(2.9%)和雙嘧達莫(10%)等,銀杏總黃酮含量達0.7 mg/ml,具有清除自由基,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擴張血管、抗血栓、抗凝、增加缺血組織血流量及改善微循環等作用[6],因此銀杏達莫具有擴張腎血管,增強腎血流量,改善腎臟微循環,阻滯腎臟纖維化,降低血肌酐、尿素氮等作用[7]。本研究顯示,加用銀杏達莫注射液的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血、尿β2-MG顯著下降,炎癥因子PAI-1,CTGF,MCP-1,IL-8也顯著下降。研究提示銀杏達莫可以從分子水平抑制炎癥的放大,減少ECM的積聚,延DN的進展。由于銀杏達莫注射液在對DN治療中的“多靶點”作用特點[8-10],可以從多個方面對DN的治療發揮重要作用,而且臨床使用的安全性得到眾多專家的認可。綜上所述,銀杏達莫注射液在治療早期DN、保護腎臟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4 參考文獻 [1] 荊小莉,王東平,李 欣,等.銀杏葉提取物對糖尿病腎病的防治作用機制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05,12(5):282. [2] 常玉梅.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聯合指標[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3,3:519. [3] Grandalinao G, Valente AJ, Abboud HE.A novel biologic activity of thrombin:stimulation of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duction[J].Exp Med, 1994,179(5):1737. [4] 何慶南,易著文,陳香美,等.凝血酶誘導人胚胎腎系膜細胞增殖和PAI-1表達的研究[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00,25(2):191. [5] Torii K, Kimura H, Li X.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 in urine samples[J].Pinsho Byori, 2004,52(6):506. [6] 陳 吉,郭小平,陳建忠,等.杏丁注射液對支氣管哮喘患者血液流變性的影響[J].中國微循環,2005,9(2):126. [7] 王國華,王 虹,姜 芬.杏丁注射液治療糖尿病腎病50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4(11):1463. [8] Lu Q, Yin XX, Wang JY, et al.Effects of Ginkgo biloba on prevention of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al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rats[J].Acta Pharmacol Sin,2007,28(6):818. [9] Ji L, Yin XX, Wu ZM, et al.Ginkgo biloba extract prevents glucose-induced accumulation of ECM in rat mesangial cells[J].Phytother Res,2009,23(4):477. [10] Li XS, Zheng WY, Lou SX, et al.Effect of Ginkgo leaf extract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diabetic nephropathy[J].Chin J Integr Med,2009,15(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