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第一雷鋒號”列車:十六年如一日雷鋒精神常在
今視網3月5日北京訊(記者胡康林)“學習雷鋒好榜樣...”3月5日中午,送走最后一位旅客走出車廂,1454次列車車長韓鵬結束了單程的工作。沒有時間休息,甚至沒有時間喝口水,他就帶著列車員打掃起車廂衛生準備返程。在紅色的車廂里,緩緩飄來一陣陣《學習雷鋒好榜樣》,車廂墻面上張貼雷鋒頭像、雷鋒畫冊也越發的清晰、醒目。
1454次列車并不豪華
給新列車員講解雷鋒故事
檢查安全設施
1454次列車是由南昌開往北京西的普快列車,隸屬于南昌鐵路局南昌客運段。自列車開通以來,車上全體乘務人員十幾載如一日,以雷鋒為榜樣,用真情服務溫暖旅客。雷鋒二字,已成為全車人熱愛崗位、樂于助人、奉獻社會的代名詞。
“特殊”列車為更多人提供方便
1454列車是1996年京九線開通后的第二年就運行的列車,全程硬座152.5元,是“京九線上最便宜的車”之一。“雷鋒號”列車并不豪華,是一輛普通的紅皮列車,然而這一輛普通的紅皮列車對于很多人來說卻也不普通。
“從南昌到北京共有5趟車,而且基本都是直達車,我們這趟車從南昌到北京的行車時間要比別的車次長,但是接待的旅客卻是最多的。”在列車上,記者無意間遇見了南昌客運段書記李健,李健告訴記者,1454次列車從南昌到北京,中途要經過22個站,中間有很多小站都會停,這方便了很多小城市的旅客。因為停的站多,所以客流量就也很大。
“從南昌出發,途徑22個大小車站,晚發午至,在北京只停留一個小時就回程,第二天早上回到南昌。對普通人來說,一路停靠的22個站里沒幾個知名,麻城、黃州、浠水、武穴……,或許很多人未聽過這些城市的名字。”李健介紹說,1453次列車中途停靠的很多站點都是小城市,所以乘坐這趟車的基層群眾比較多,然而不管城市大小,對于1454列車上的列車員來說,這些城市,都是他們服務的重點。無論是午夜還是凌晨,他們都悉心為每一位旅客服務。
新老交替“雷鋒精神”永不停歇
在學習中傳承,在傳承中升華。“雷鋒號”列車上的列車員雖然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學雷鋒精神,做雷鋒傳人”的宗旨一直沒有變。1454次列車每節車廂都懸掛著印有雷鋒畫像、雷鋒日記的畫框,列車廣播循環播放學習雷鋒的歌曲,列車員一直傳頌有關雷鋒的故事。
“我們每一批新的列車員上崗前,都要進行嚴格的崗前審核,合格以后才能拿到上崗證。我們要求是首先要滿足基礎業務知識過關,然后必須滿足考核合格,最后在崗位上還要以老帶新。在我們‘雷鋒號’列車上,還必須更多的學習雷鋒精神,我們的老列車員會一點點的把雷鋒同志的點滴事跡講給新列車員聽,讓他們再把雷鋒精神繼續傳承下去。”1454次列車列車長韓鵬告訴記者。
“雷鋒號”列車似乎從一誕生就成了江西革命老區人民的“寵兒”。這些年來,乘務員們自身的努力加上社會各界的呵護和支持,使這趟列車很快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連續十幾年獲得鐵道部“紅旗列車”、全國“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
開口、微笑讓旅客感受雷鋒班親切
微笑是“雷鋒號”列車的名片,開口是列車員的基本動作,乘務員一張張笑臉,一次次問候,讓旅客感受了雷鋒般的親切。
3月5日早上,在1454列車的餐車里坐滿了用餐的旅客,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小姑娘因自己男友想吃早點而找不到位置指責工作人員,餐車車長得知這一消息,一邊微笑地為小姑娘解釋著,一邊協調別的旅客拼桌用餐。小姑娘見到餐車長的熱情顯得有些不好意思,表示愿意等別的旅客用完餐后再找位置。
“我們要求列車員首先必須要微笑服務,不管在自己多累的時候,都要做到這一點。微笑服務不僅能給旅客帶來一種好心情,在很多時候,也能化解一些矛盾。同時我們還要求列車員要主動開口說話,一次主動開口,一句您好、謝謝等禮貌用語,都能讓旅客有一個愉悅的心情,也能讓我們的工作更好開展。”李健說。
南昌客運段1453/1454次旅客列車車隊員工堅持以雷鋒為榜樣,熱忱為旅客服務,以細小的關愛和暖人心服務舉措溫暖著廣大旅客的出行,從而獲得了社會的認可和廣大乘客的好評,就是最好的學習雷鋒方法,也是最好的傳承雷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