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年冬,正值教學任務在身,牙痛突發、痛勢劇烈、整夜不眠。針刺合谷無效,服索密痛三片仍疼痛不止,以冷開水時時嗽口而暫得安寧。
翌日不能講課,遂求醫于本院吳頌康老師。其處方為生石膏30克,大熟地30克,細辛3克。服后一劑痛減,二劑痛止,三劑恙除,藥少價廉,效如桴鼓。
牙痛一癥,雖非大疾,然常給人以極大磨難。
此病可分虛實二類,臨床所見往往是虛中挾實,實中有虛,互為引發。究其病因,大凡風、火、虛三種。
虛火牙痛:腎主骨生髓,齒為骨之余,所以腎陰下虧,虛火上升,每易發齒痛齦浮,此所謂虛火牙痛;
風火牙痛:外感風熱,郁而化火,上竄牙齦,紅腫疼痛,風火牙痛便作;
胃火牙痛:足陽明胃經“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過食香燥,胃火內熾,循經上沖,唇齦破潰,口臭便秘,則可形成胃火牙痛。
另外,肝陽膽火上騰或蛀蟲內蝕,亦可發為牙痛。
上方藥味雖簡,但組合嚴謹,針對風、火、虛三者而設、故服之除疾在握。
熟地蒸制而成,質厚功溥,益腎滋陰最優,“陰不足者,補之以味”,可謂佳品。
張景岳盛稱其功說:“……陰虛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眽阉鳎灾脐柟?,則虛火可平。石羔生用,性寒氣涼,清解胃火獨專。
張錫純言其“為清陽明胃腑實熱之圣藥,無論內傷外感用之皆效”。玉女煎中就有石膏與熟地的配合,治水虧火盛頗宜。細辛味辛氣溫,祛風止痛。
《藥性本草》明確記載:“除齒痛”。《本草衍義》亦云:“治頭面風痛,不可缺此?!?/span>
細辛為溫藥,用治熱病,似乎矛盾,但與大劑量生石膏、熟地相伍,可克其溫燥之弊而發揮散風去痛之長。
方中一涼一熱,乃以寒治熱,以熱藥入寒劑,為反佐之法。
細辛用量極輕,然必不可少,用與不用,效果大不一樣。其輕浮辛散,載藥上行,直達病所,猶如立竿而見影。故三藥配合,各盡其長,藥少效宏。
嗣后,在門診時碰到牙痛病人數例,均以此方治之,每每獲愈。除蛀齒牙痛以外,無論是牙齒本身或者牙周組織疾患引起之牙痛癥,本方皆能奏效。
?
?本文摘自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78年04期。作者:周庚生,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