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在數年之前,擁有最新上架的電子設備還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但這股“屏幕熱潮”似乎已經出現了衰退,至少最富有的那一群人已經“花費重金”來逃離被屏幕支配的生活。
Futrism專欄作家Kristin Houser近日發文表示,科技產品曾經是富裕階級的專利,但現在富人們都在花錢避免接觸這些產品。
去年巴克萊銀行發布了一份有關英國人“手機上癮”的研究報告,直言如果科技公司不能自我約束,普通用戶很難抵御他們設計的“沉迷陷阱”。
(手機成癮對英國人造成的危害,來源:巴克萊銀行,翻譯:WEEX一起交易)
在今年3月紐約時報的專題報告中,奢侈品和服務咨詢機構 Luxury Institute創始人Milton Pedraza表示目前最熱門的“奢侈品消費”已經不是幾百萬英鎊的游艇,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甚至已經出現了“奢侈品化”的趨勢。
Kristin Houser表示,在上世紀80年代個人電腦剛剛進入市場時,能夠沉迷于電腦的人顯然擁有可觀的可支配收入。而在之后的幾十年里,隨著電腦以及一系列的設備逐漸平民化,擺脫這些電子設備的前提條件是:你得有很多錢。
當美國諸多公立學校還在想辦法“攢錢”為學生提供平板電腦進行“無紙化教育”時,坐落于硅谷的昂貴私立學校卻在推行“幾乎沒有屏幕”的教育。
更重要的是,由于一系列職場即時通訊工具的普及,那些工薪階級的家長本身還會被要求7*24小時待命工作,在職場高階級的福利之一就是“離線的權利”。
Pedraza表示,相比于追求最新的科技產品,富人階級越來越多地把精力放在旅游、醫療和就餐體驗上,與“人”本身有關的消費正變得越來越貴。
如果說硅谷的精英堅持送小孩去上“無屏幕學校”只是精英圈子的流行,早在2016年就有醫學研究說得清清楚楚:小孩過多使用電子產品,對智力發展和身體健康都會有負面影響。
根據美國兒科協會(AAP)的研究顯示,每天使用屏幕超過7個小時的兒童,有更高的概率會出現睡眠不足、成績差和肥胖等情況。所以AAP建議2歲及以上兒童每天接觸屏幕的時間不超過2個小時,而低于兩歲的兒童則完全不要接觸屏幕。
同時,來自非營利組織 Joan Ganz Cooney Center近期的報告也顯示,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即使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有所增長,但進行與教育有關行為的活動將會大幅下降。所以那些指望孩子用平板電腦“學習知識”的家長可能要失望了。
Joan Ganz Cooney Center 通過對1577個2至10歲小孩的父母進行調查,得出雖然8至10歲兒童每天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長達2小時36分,但他們用在教育相關內容的時間僅為42分鐘,比起2至4歲對照組在1小時37分鐘的使用時間里有1小時7分都在學習要低了不少(78% vs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