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楷書的空間特點及學習楷書的技巧簡述:
楷書的筆畫書寫的要求,主要可概括為三個字,這就是“寫、挺、準”。寫,就是書寫每一個筆畫都要有下筆(或重或輕)、行筆(輕一些,線條或直或弧或彎)、收筆(或頓筆或輕提出尖)三個步驟,不能乎拖或平劃。故凡字大筆畫多的字, 點畫要緊湊, 筆畫要略細, 點畫之間要相互滲透,以節約空間, 防止臃腫。字小筆畫少的字, 點畫要粗壯, 筆畫間隔稍開, 以求寬綽豐滿、小中見大。
學習楷書,首先要從練習筆畫開始,筆畫書寫好與壞,直接影響到字的結構效果。筆畫好比零件,結構好比裝配,筆畫寫得筆筆過硬,裝配成字,就容易做到個個合格。在漢字的基本筆畫中,橫畫比較能代表各種筆畫的運筆過程。楷書的特點是方塊字形, 每一個字大體應占一個方格的空間但字有長、短、大、小、繁、簡、跳、密之異, 要使各種形態的字不因此而產生不協調之感, 就必須研究字的結構布勢規律。大小得體,字有大小, 如果都寫得一樣, 必奇五無比。
學好楷書對于學習其他書體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學行草不是不可以,但會缺乏對漢字書寫法度的把握,放開容易收攏難。蘇東坡《論書》有謂:“書法備于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孫過庭說:“草不兼真,殆于專謹。”將楷書作為學習書法的基礎是歷代書法家從長期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是大有道理的。
王丙申楷書教程字帖:
書者介紹:
王丙申 自少年時期,學書二十載。初學顏體,后又專攻歐體楷書。先后師從于王慶華、田英章、盧中南等幾位大師。在國畫方面,初始跟隨啟蒙老師范自強、張自立學習中國寫意畫;后又跟隨名家趙振平研習趙氏寫意花鳥。
楷書的間架結構及楷書八法簡述:
間架,或叫結字、結體、結構,都是講字的骨架、字的點畫的安排。字的點畫位置安放不好,其它都談不上了。所以,前人教初學者,應先從字的間架學起。明董其昌《容臺集》指出:“欲學書先定間架,然后縱橫跌宕,惟變所適出。”先把字的間架結構學好,在此基礎上,放意揮灑,追求變化,也不至偏離法則。
楷書學習八法。宋高宗趙構有一篇論書法的《翰墨志》,談到為什么先學楷書,有如下說法:“士于書法必先學正書者,以八法皆備,不相附麗。”“若楷法既到,則肆筆行草間,自然于二法臻極”。從正書學起,可以掌握寫字的基本功——八法。基本法則掌握了,盡可以放意作行草書,而且行草書均可達到很高的水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