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的今草體系及草書的格韻簡述:
草書的今草系列在章草之基礎上,結合揩法發展而成之書體。今草之書寫,點畫游絲牽連,字之體勢一筆直書,血脈相通,偶有不連,而筆意不斷,亦有數字連綿流暢之中又有跌宕之勢,字之體勢亦較章草更富於變化。今草書體至東晉而大盛,經王羲之,王獻之高度發揮,奠定后世學習今草之典范。隋釋知水臨池功夫最深,溫厚古雅。唐初孫過庭妙於用筆,米芾稱“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
草書應該是一種結體嚴格、書寫規范的書體,這有別于任意潦草的亂寫。所謂:“草字離了格,神仙也不識”。這里的“格”,就是草書書寫的基本法則和規范。但是,我們仍能見到古今今草書家的書作中,有不顧字形而任意馳騁的結體,這是不值得稱道的風氣。
懷素狂草書法字帖欣賞:
書者介紹:
懷素(737-799年),俗姓錢,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稱"草圣"。
自幼出家為僧,經禪之暇,愛好書法,與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形成唐代書法雙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國草書史上兩座高峰。懷素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隨手萬變。書法率意顛逸,千變萬化,法度具備。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懷素的草書奔逸中有清秀之神,狂放中有淳穆之氣"。
懷素的狂草特點及草書的基礎法理簡述:
懷素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和張旭齊名。后世有"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之稱,對后世影響極為深遠。他也能做詩,與李白、杜甫、蘇渙等詩人都有交往。好飲酒,每當飲酒興起,不分墻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他的草書,出于張芝、張旭?!督饓赜洝氛f他是"一日九醉"。大概醉翁之意不在酒,"狂僧不為酒,狂筆自通天",他志在"狂草"而已。
草書的基礎,也應當是合乎理法的。因為楷書從篆、隸演變而來,楷書中包容了篆、隸的因素;再者,篆、隸、楷同屬繁而靜者,那么簡而動的行、草,為什么不可以既從楷書,也從篆、隸吸收滋養呢?證之何紹基、康有為、于右任等從碑學汲取營養的做法便可以明了。何、康、于的行草藝術有各種局限,但是至少證明草書創造的途徑是寬廣的,有待實踐中開拓。我們還不要忘記,草書習碑早在張旭就已經實踐了。[張長史得之古鐘鼎銘科斗篆],古人早已總結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