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年,喜歡鳶尾的花友越來越多了,大多對他的評價就是皮實好種、品種豐富。而當我繼續(xù)追問“你們種的是什么鳶尾啊”?很少有花友能夠回答的上來。
鳶尾的分類維度較多,常見的分類想種鳶尾分類往往從外形上區(qū)分,可以分為有髯和無髯。但對普通的花友而言,意義不大。今天我們從栽培環(huán)境方面來做個簡單區(qū)分。
從種植角度,鳶尾可以簡單分為陸生、沼生和水生類▼
目前虹越秋季球根季預售的鳶尾主要有球根鳶尾、德國鳶尾和西伯利亞鳶尾三類。點擊可查看大圖▲
球根鳶尾(裸球)
德國鳶尾&西伯利亞鳶尾(塊根)
這次,我們重點講講德國鳶尾。
德國鳶尾是有髯鳶尾中的須毛狀附屬物鳶尾,就是在垂瓣上具有髯毛特征。在近代花卉園藝中,德國鳶尾是一種非常著名的花卉,新培育的園藝品種極多,花形變化驚人,有淡紫、藍紫、深紫或白色等等,看上去高貴華麗。
德國鳶尾的花大,直徑可達十二厘米。它的花莖光滑,上部有1-3個側枝,中、下部有1-3枚莖生葉。
德國鳶尾需要種植在排水良好的花園/庭院土壤里。有條件的花友建議種植在小山坡上,可以提高排水功能。如果你選擇的土質是黏土,需要添加顆粒或粗纖維泥炭改善排水功能。
鳶尾土壤理想PH值是6.8(稍微偏酸性)。改良土壤酸堿度的方法如下:酸性土壤里面加石灰;堿性土壤里面加硫磺。建議先測試土壤酸堿度,再進行相應操作。
德國鳶尾在不積水的情況下,生長非常快速。若你發(fā)現越長越弱,第一年開的轟轟烈烈,第二年就幾乎消失了,僅留下一些很小的苗,沒有老株的根莖,很有可能因為土壤積水引起根狀莖的腐爛。特別是江浙一帶的氣候,雨水較多,排水不暢的話病菌繁衍,需要特別注意。若發(fā)現根莖有腐爛的跡象,要立刻把腐爛的組織去除。
首先你需要把鳶尾根狀莖附近的土壤移除,讓根系起固定作用。
再用一個舊勺子小心地挖出腐爛組織部位,如果有必要,把整株植物挖起來,除去腐爛組織部位。
去除腐爛部位之后,使用多菌靈溶液浸泡,然后晾幾天,讓植物自然晾干,然后再重新種到土里。
德國鳶尾是多年生植物,其繁殖能力也是非常強的。基本上每隔3-4年,就要對鳶尾進行疏株或者分株,以免生長太緊密。如果任由它們生長過于緊密,會影響開花,有些品種會完全阻礙另外品種的正常生長,病蟲害問題也會加重。
分株和移栽適宜時間是8月或9月。老株根狀莖分株時,要把中間的老組織切掉,新長出來的仍舊留著繼續(xù)種植。
如果是特別老特別緊湊的根狀莖,分株的時候會相對較簡單:挖出整個植株根狀莖部分,去除枯萎的根狀莖,剩下的新根狀莖重新種植。較小的根狀莖可能需要兩年時間達到開花效果,較大的根狀莖可能來年春天就可以開花了。在移栽的時候往土壤添加一些骨粉,這些額外施加的肥料會幫助新的植株根系生長、定植。
德國鳶尾的種植和養(yǎng)護的注意事項
· 泥土選擇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即使使用球根專用介質土,也建議再增加一定的顆粒,比如虹彩石或細碎的小石子等);
· 對土壤要實施消毒,地不要凹陷積水;
· 盆栽的話,盆底要透水良好;
· 夏季要通風,清除雜草、枯葉,降低生長環(huán)境溫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