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復旦舊書店關張一事
獲得諸多關注
許多人感嘆:
如今淘舊書的地方是越來越少了!
不過可以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上海人永遠的記憶,文廟舊書市回歸啦!
原班攤主如今陸續集結于
豫園福佑商廈B2層&福民商廈四樓
每周一次,無需門票。
??
自文廟舊書市場因裝修關閉以后,文廟的大部分書攤都搬到了福佑路上的兩家商廈——福佑商廈與福民商廈。
福民商廈四樓有二十幾個書攤,據說比福佑商廈晚開幾周,但生意略好一些。
走進福佑商廈,沒有關于舊書市的醒目標志,問旁邊正在聊天的上海爺叔,才知道右邊“福佑文玩城”這扇門直接下到B2層,假如錯過了這個通道,里面攤位眾多,更是七彎八拐。
走時才發現“福佑文玩城”下行標注著B2經營范圍,小小淡淡的“舊書”兩字,極容易被忽略,對第一次來的人不甚友好。
找到自動扶梯下到B1層亦可找到入口
福佑商廈B2層幾百平方米的地方,書攤只占了三分之一,其余是售賣古玩雜件的商戶,上周日是春節后開市的第一個禮拜,又逢下雨,早上讀者零零星星的,有不少攤位還未回歸。
早上6點開始營業,以外地“進貨”的為主,也有些“老面孔”是每周必“打卡”,“太陽曬不著,雨淋不到,搬進來肯定比老底子好,就是人沒以前多。”一位攤主向小申吐槽。
“買書的人找不到,賣書的人也沒顧客,只有一些老書迷會'鉆牛角尖’地找過來,走過路過的人根本不知道這里,可能是宣傳力度不夠大。”他說。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書籍是五花八門,良莠不齊,每個攤位賣得都不一樣,沒有固定的類型,想要淘到心儀的書籍,一靠眼力,二靠耐心,也就是時間。
老板們都挺佛系的,做生意也不耽誤午睡,還有人會提前收攤,因此建議大家不要睡懶覺,早點過來,畢竟只有周日,以免錯過“心頭好”。
“任何事都不能耽誤我睡午覺”
沒生意就那本書看,挺“自如”
年輕人一般都是下午來逛
不僅僅賣舊書,還能淘到不少“寶貝”,像小辰光喜歡搜集的連環畫、各種票據、DVD影碟、當年的”頂流“明星照,都是滿滿的童年記憶。
還有一些珍貴的絕版書籍、期刊、報紙、戲單、交通地圖……價格10元起步,成套成冊的價格肯定貴一點,也更具有收藏價值,老板說了,看緣分!談得來的,只要有得賺就一本都給你!
伍元一張的參觀券當年也算“老價錢”了
住在安福路的老板具有收集戲單的便利
一整本各種公園、景區的門票
上世紀三十年代《科學畫報》雜志(全年)
書市上隨便一瞥,就能淘到比自己年齡都大的“寶貝”,二手書海淘金,樂趣究竟何在?舊書捧在手,真比新書更有溫度嗎?
小申隨機采訪了幾位淘書人:
宋同學告訴小申,
作為一枚“00后”,他喜歡淘二手書,
定期還會整理書市的相關信息
“新書可用電子書代替,
但二手書上有前一位讀者留下的'痕跡’,
那些圈圈畫畫和筆記更吸引我,
跟隨前者的思路再去閱讀,
會比看新書更有收獲。
其次就是部分舊版的排版設計更好看,
實體書的話我會傾向于選擇二手書。”
一早從浦東川沙趕來的母女,女兒就讀“古籍修復”的相關專業,找的就是舊書、“破書”來練手,媽媽說,雖然路遠但文廟舊書市場的名氣響,這里是全市最有名、最大的書市,“老板,這本還不夠破哦!'沒有找到心儀的,攤主胡師傅留了聯系方式,相約下周多帶一點”好東西“來。
這一對則是對舊版的地圖更感興趣,最后買了一本80年代的上海地圖,老板用塑料紙仔仔細細地幫他們包好,“以前小時候的老房子都拆掉了,想買本舊地圖看看以前的街道和規劃,紀念一下!”老板說像這樣的人一大把,來了買的就是一種懷舊!
有位老顧客曾說,二手書市場的魅力在于顧客與賣家之間議價時的交流,這些在新書店中是體驗不到的,這大概就是大家期盼文廟舊書市場回歸的原因之一吧。
開放時間:每周日 7: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