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講經典
中醫四小經典之一《湯頭歌訣》為清代醫家汪昂所著,一歌之出,對方劑應用之理、法、方、藥囊括無余,方義明析,言簡意賅,音韻流暢,頗切詩章詞意,為醫家臨證必備之書。
百合固金湯
---肺傷咳血
百合固金二地黃
玄參貝母桔甘藏
麥冬芍藥當歸配
喘咳痰血肺家傷
釋義:
生地二錢;熟地三錢;麥冬錢半;貝母、百合、當歸、白芍、甘草各一錢;玄參、桔梗各八分。
火旺則金傷,故以:
玄參、二地助腎滋水。
麥冬、百合保肺安神。
芍藥、當歸平肝養血。
甘桔、貝母清金化痰。
皆以甘草培本,不欲以苦寒傷生發之氣也。
補肺阿膠散
---止嗽生津
補肺阿膠馬兜鈴
鼠黏甘草杏糯停
肺虛火盛人當服
順氣生津嗽哽寧
釋義:
阿膠兩半;馬兜鈴焙;鼠黏子炒;
甘草炙、糯米各一兩;杏仁七錢。
牛蒡利膈滑痰;杏仁降氣潤嗽。
李時珍曰:馬兜鈴非取其補肺,取其清熱降氣,肺自安也。
其中阿膠、糯米乃補肺之圣藥。
小建中湯
---建中散寒
小建中湯芍藥多
桂姜甘草大棗和
更加飴糖補中藏
虛勞腹冷服之瘥
增入黃芪名亦爾
表虛身痛效無過
又有建中十四味
陰斑勞損起沉疴
十全大補加附子
麥夏蓯蓉仔細哦
釋義:
1. 增入黃芪名亦爾:
再加黃芪兩半,名黃芪建中湯。
在《金匱要略》中,若除飴糖,則名黃芪五物湯,不名建中矣。
2. 陰斑勞損起沉疴:
亦有陰證發斑者,淡紅隱隱散見肌表,此寒伏于下,逼其無根之火熏肺而然,若服寒藥立死。
3. 麥夏蓯蓉仔細哦:
即十全大補湯加附子、麥冬、半夏、肉蓯蓉、名十四味建中湯。
除茯苓、白術、麥冬、川芎、熟地、肉蓯蓉,名八味大建中湯,治同。
益氣聰明湯
---聰耳明目
益氣聰明湯蔓荊
升葛參芪黃柏并
更加芍藥炙甘草
耳聾目障服之清
釋義:
參、芪各五錢;蔓荊子、葛根各三錢;
黃柏、白芍各二錢;
升麻錢半;炙甘草一錢,每服四錢。
人之中氣不足,清陽不升,則耳目不聰明。
蔓荊子、升麻、葛根,升其清氣;人參、黃芪、甘草補其中氣;芍藥平肝木;黃柏滋腎水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