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選用降糖藥時,必須考慮各種藥物的安全性,要做到安全有效,在安全性方面,低血糖是需要考慮的第一位因素。常用的降糖藥如下:
1 | 磺脲類藥物 是較常用的降糖藥,長期使用這類藥物一般可降低HbA1C約1-1.5%,但存在原發性和繼發性失效的問題。代表藥物有格列吡嗪(美吡達)、格列齊特(達美康)、格列美脲(亞莫利)、格列喹酮(糖適平)等。不良反應主要是易引起低血糖,尤其是長效制劑,老年人選用時需要謹慎。 |
2 | 非磺脲類促胰島素分泌藥物 瑞格列奈(商品名為諾和龍)或那格列奈(商品名為唐力),作用機制與磺脲類相似,起效迅速代謝快,稱為“餐時血糖調節劑”,因服藥方式靈活且減少了由誤餐或用餐推遲導致的低血糖,適用于老年患者。 |
3 | 雙胍類 代表藥物為二甲雙胍,可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不會引起體重增加,單獨使用不會導致低血糖,主要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反應,一般可耐受,對肥胖型病人適用,高齡老年人、肝腎功能不全、合并較重的心肺疾病者均不宜使用。 |
4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代表藥物有阿卡波糖(拜糖平、卡博平等),通過競爭性抑制α-葡萄糖苷酶而降低腸道的糖吸收,減緩餐后血糖高峰形成,使血糖趨于平穩,亦有益于改善高胰島素血癥和高脂血癥。這類藥單獨應用不引起低血糖和體重增加,對老年人和肥胖者尤為適用。不良反應主要為腹脹、排氣,從小劑量開始服用,可逐漸耐受。對有胃腸疾病及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
5 | 噻唑烷二酮類 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甘油三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但有增加體重、水腫、加重心力衰竭、骨折的風險,在老年人中的應用應小心謹慎,注意其負面影響,一般不推薦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使用。 |
6 | 新型降糖藥 包括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DPP-4抑制劑)、GLP-1受體激動劑、鈉葡萄糖轉運蛋白2抑制劑等。在老年中人應用的經驗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