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出錢的時候問題就出來了,一般安裝電梯最少需要四十萬左右,每年正常維護費用在一萬五左右,萬一需要更換零件費用也不低,同時一二樓一般是不出錢的,后期也不會繳納任何費用,這就造成了前后期花費高的一個原因。不可否認的是很多現在已經安裝上電梯的單元業主前期都是打著要不是自己身體不好年齡已高,要不就是打著家里有老人進出不方便的原因來協調安裝電梯。但是,有那么一部分人一部分業主在電梯安裝好之后,直接把自己的房子掛在中介或者網上高價出售,這種情況有著很大的比例。可是新接手的業主并不一定認可當時的協議,尤其是需要每年都繳納平分電梯的維護費用和維修費用,隨即產生諸如不愿意再平分費用,電梯停運的事情,這樣的事情一般媒體不會報道的。
而當時以種種不便為借口的高樓層業主在售賣房屋后,獲得了大量以前不可能得到的金錢,他會回來嗎?不會!人性的缺點和社會一部分的風氣影響了一部分人,也就是一切向錢看,所以,如果高層住戶在于一二樓住戶協商安裝樓梯的話,低樓層業主也可以要求簽訂協議,非重大家庭變故幾年內不得出售出租房屋,違者承擔電梯所有的費用,并且直接進行公證。如果法律允許可以做的更為嚴謹一些嘛。
我相信,如果真的如高樓層業主所說的不方便而要求安裝電梯的話是本著自己居住方便的前提而推動的,不是為了后期獲利為動機的,這種事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本市老小區六層,學區房,轟轟烈烈的加裝電梯,一樓受不住樓上老鄰居的磨,同意了安裝電梯。原來他們小區加裝電梯的這個單元一樓市場價110萬,六樓最多七十萬(因為是六樓,沒電梯,天天爬樓梯,自己想象一下天天來回好幾趟爬六樓的感覺就知道為啥六樓賣不上價了。還好前兩年政府舊房改造給加了鐵皮隔層,隔層不會漏雨),相差40萬左右,但是安裝電梯后六樓今年賣房子報價140萬,132萬成交,因為一部電梯升值了六十多萬。而一樓因為電梯運行中電機的運營噪音和樓上等電梯時人來人往的說話聲音(老小區一般沒有保溫,隔音差),外加電梯的光線陰影,掛出來105萬,無人問津。這就是最直接的影響,整天說對一樓沒啥影響的分析一下。
而我所在的城市屬于北方,山東。不存在南方那種陰雨連綿的天氣,而且因為地下室是半地下半地上,一樓還是比較干燥的。而南方因為天氣原因比較潮濕,一樓和頂樓最便宜,二三樓反而最貴。
這是我所在城市最真實的狀況,是非曲直,公道自在人心。憑良心說話,不要道德綁架,如果你是一樓的業主你能忍受自己辛辛苦苦東拼西借,背負房貸壓力而讓自己的房子掉價嗎?如果你說愿意,兄弟無話可說。如果真的有一堆的理由,咱倆把房子換一下可好,除了樓層不同,格局面積一樣,電梯費一類的我出,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