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15種父母必學的急救常識,關鍵時刻救寶寶一命

  前幾天一位媽媽跟Jo媽說,由于疏忽給寶寶喂錯了藥,當時全家人都急瘋了,只能摳寶寶嗓子眼催吐,幸而寶寶最后安全無恙。她強烈要求“媽寶幫幫幫”為大家介紹一些父母必學的寶寶急救知識。還有一位媽媽說,寶寶喝了奶瓶里的開水,導致口腔燙傷。看著這些案例,作為媽媽覺得心里很難受。在今天這樣的日子里,這篇專題也有特別的意義。

  誤服藥物催吐

  

  判斷嚴重性:

  如果誤服的是一般性藥物,如毒副作用很小的維生素、止咳糖漿等,家長不用特別緊張,可讓孩子多飲溫開水,使藥物稀釋并及時排出即可。如誤服毒副作用較大的藥物,例如安眠藥、降壓藥、解痙藥以及外用藥時,要盡快送醫院。只有確知毒性不強或醫院較遠時再考慮自行催吐。

  如剛剛吃進嘴,胃里有東西,家長首先要進行催吐,盡量讓寶寶吐出藥物。同時要保持鎮定,根據現場狀況判斷寶寶吃了什么類型的藥物,吃了多久,吃了多大的量,吐出多少,然后迅速帶寶寶去醫院。提醒家長們注意,去醫院時,最好將寶寶誤服藥品的包裝和說明書一并帶上,以便醫生充分了解藥物成分,對寶寶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催吐方法:

  家庭進行催吐的簡單方法為:先讓孩子喝溫開水、淡鹽水,然后用筷子或手指輕壓舌根部,促使其嘔吐,如此反復多次,使其盡量吐出胃內的殘余物。對于3歲以下的孩子,可將孩子腹部頂在救護者的膝蓋上,頭部放低,再將手指伸入孩子的喉嚨口,輕壓舌根部,反復進行,直至嘔吐為止。盡量不要讓孩子躺著嘔吐,那樣很容易導致嘔吐物在喉嚨口囤積,引起窒息。

  窒息

  發生原因

  常見窒息的情況有兩種,一種是吃到固體食物,另一種則是嗆到。如喝奶時忽然改變動作或是寶寶溢奶、嘔吐時嗆到,此時有可能產生窒息。寶寶睡覺時姿勢不對,或床上用具過于多、柔軟,臉部陷入其中無法呼吸而發生窒息。

  可能出現的癥狀

  寶寶呼吸困難、嘴唇發黑且無法發出聲音時,就要懷疑寶寶是否已經嗆到或氣管被堵住,要進行急救處理。

  如何處理

  建議先將寶寶俯姿,前傾約45°,臉朝下且略微頭低腳高,施予寶寶5次有效的背部拍擊,之后翻成正面施予5次胸外按壓,反復進行直到阻塞物被排出。

  如果寶寶只是嗆到而尚未有窒息的狀況,通常都能自己將異物吐出。

  不要幫寶寶把異物吐出而用手指去做挖的動作,這樣通常會導致異物更加深入,若寶寶已出現窒息癥狀,媽媽們請先確認寶寶的呼吸道是否暢通,然后打電話求助。如果暢通或呼吸道未完全受阻時,可為寶寶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直到寶寶窒息癥狀解除或救護車已到達為止。

  預防方法

  留意寶寶吃的東西是不是過大以致難以吞咽。2歲前,避免讓寶寶吃果凍、豆類等食物,4個月內嬰兒不要采取趴睡姿勢;床上用品不要過于柔軟;最好不要和嬰兒同床,不要長時間將門窗緊閉。

  吞食異物

  可能出現的癥狀

  若是異物卡在食道,會嘴巴不斷流口水、無法再吞其它東西、咳嗽、呼吸急促等情形;若是阻塞了呼吸道,會哭泣且臉部會發黑;若吞下的異物為尖銳物,嘴巴還可能出血、受傷。

  寶寶的呼吸道非常狹窄,若氣管被阻,臉部就會發黑,如不能及時將異物移出,很快就會缺氧,在短時間內可能就會停止呼吸甚至死亡。

  若暫時還沒有明顯的異狀,吞食異物的寶寶上呼吸道被鎖住,呼吸時通常會出現咻咻的喘鳴聲,如果發現寶寶長期咳嗽或不明原因有類似氣喘的情形,要到醫院檢查。

  如何處理

  1 當發現寶寶可能吞入異物時,要帶上疑似被寶寶吞入的物品到醫院,確認有無異物存在寶寶的體內及異物的位置,再通過內視鏡將異物夾出。

  2 若異物阻塞住食道或呼吸道,在意識清醒時應以背擊與胸壓法(嬰兒適用)或哈姆立克法(寶寶適用)幫助排出異物。

  3 若是無呼吸現象,則施行心肺復蘇法。

  預防方法

  1 寶寶的身邊不可以沒有大人,也別讓大寶寶照顧小寶寶。

  2 不要給嬰兒吃各種堅果、果凍等大塊食物。

  3 檢查嬰兒活動的范圍內是否安全,如是否有錢幣、圖釘、小紐扣以及玩具上的小部件是否容易掉落。

  觸電

  

  小小的插孔,吸引寶寶前去探索,但卻內藏數百瓦電力的危機,足以讓寶寶休克甚至喪命。

  可能出現的癥狀

  觸電與燒燙傷的傷害有類似處,不過燒、燙傷傷害較表淺,觸電傷害較深入,嚴重時可能造成三、四級灼傷。家長可仔細觀察寶寶,一旦發現寶寶有休克、身體發紫或是意識不清、呼吸、心跳停止的現象,可先做初步處理,再送醫急救。

  如何處理

  當發現寶寶觸電了,必須立刻切斷電源,并將寶寶移至通風處。如果無法切斷電源,應以不通電的物體,如竹竿、牌尺等隨身可取的絕緣物,使寶寶遠離電源。接著要趕快檢查寶寶是否有灼傷或休克現象,灼傷時必須立刻以冷水沖洗降低灼傷部位的體溫;若寶寶已沒有意識,必須立刻叫救護車或自行送醫急救。

  預防方法

  寶寶9個月大時開始會到處爬,此時最容易發生危險,因此應讓家里的寶寶遠離所有電器、電線,并注意電線是否因年久失修而有破損的現象。

  家中插座的位置也要安裝在寶寶觸摸不到的高度,或是采取一些安全保護措施。有些電動玩具的絕緣效果不佳,也要避免給寶寶玩耍。

  溺水

  

  發生原因

  溺水并非在戶外才會發生,由于寶寶的骨胳與運動神經的協調能力尚未成熟,只要容器中的水高度達五厘米左右,就可能對寶寶構成威脅,包括浴盆、浴缸、馬桶等。如在家中溺水常發生在寶寶洗澡時,大人未加以看顧;或是寶寶們在玩耍時不慎落入水中所致。

  很多家庭用澡盆給嬰兒洗澡,有時候洗到一半,家長將寶寶獨自留在澡盆里,雖然水很少,可是這對沒有翻身能力的嬰兒已經非常危險了。

  如何處理

  1 用手將溺水寶寶口中的嘔吐物、污物取出,解開衣服,保持呼吸順暢。

  2 寶寶不小心溺水,可按壓寶寶的胸部,或讓寶寶保持頭低腳高的位置將水排出。

  3 檢查溺水小兒是否清醒,可呼喚或拍打其足底,看有無反應,并用耳朵仔細聽其是否有自主呼吸存在。對于已經沒有呼吸的小兒,須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預防方法

  1 幫寶寶洗澡時,不可單獨把寶寶留在浴室,哪怕幾秒鐘時間。

  2 避免使用太滑的磁磚,亦可在浴室放止滑墊,防止寶寶跌倒。任何可裝水的容器應加裝蓋子,或把容器倒放,廁所馬桶蓋也應蓋上。會走路的寶寶,不要讓他們單獨在湖邊等有水的地方玩耍。

  燒、燙傷

  

  燙傷分為三度

  1度燙傷:屬于表皮燙傷,皮膚會有發紅且疼痛的現象。若立即沖水冷卻至少20分鐘,約莫2~3天可獲得改善。

  2度燙傷:表皮已燙傷至潰爛并產生水泡,燙傷可能會深及表皮下方的真皮層,約2~3周可痊愈。

  3度燙傷:燙傷直達皮下組織,皮膚會有發硬、發白或發黑的現象,是非常嚴重的燙傷,必須立即送院治療。

  如何處理

  沖:沖冷水可讓皮膚立即降溫以降低傷害,但要避免用冰塊直接放在傷口上。

  脫:充分泡濕后小心除去衣物,可用剪刀剪開衣物。

  泡:浸泡在冷水中以減輕疼痛,如果是寶寶,不要浸泡太久,以免體溫下降過度造成休克

  蓋:用干凈或無菌紗布、布條或棉質衣物類(不含毛料)覆蓋在傷處,并加以固定。

  送:送到有燒傷病房或燒傷中心的醫療院所治療。

  預防方法

  1 給寶寶洗澡時,先放冷水再放熱水,建議最高水溫不超過50℃,以接近人體體溫為佳。

  2 不要把熱水壺等容器放在寶寶可以碰觸到的地方。不要讓寶寶接觸有高溫蒸氣的東西。包括飲水機、微波爐等。不需要過早教導寶寶使用電器,以免造成反效果。

  墜床、頭部遭到撞擊

  發生原因

  寶寶睡覺時從床上摔落,即使寶寶當下沒有哭鬧,也不代表寶寶安然無恙;寶寶在玩耍的時候也有可能因為摔倒或者碰到家具,而導致頭部受到撞擊。

  可能出現的癥狀

  如果撞到頭之后立刻大哭,不久后恢復正常,通常不必太擔心,但要觀察寶寶是否有痙攣、半邊手腳無力、歪斜或是兩邊瞳孔不一樣大的情形,如果有,必須送醫診治;如果撞到頭之后不哭不鬧、臉色發青、頭痛還有嘔吐、痙攣現象,必須立刻送醫急救。

  如何處理

  1 在情急之下不要搖晃寶寶的身體。

  2 撞傷、碰傷、夾傷時可在傷處采取冰敷,一次10分鐘,一天后改為熱敷,一天3次。

  3 盡量不要在瘀青處搓揉,這樣反而會使皮下出血。若要使用藥物止痛,建議盡量以外用藥膏為主。

  4 觀察是否有骨折,若有要立即就醫。當腫痛范圍擴大時,表示情況嚴重要由醫生處理。

  預防方法

  1 家中的陽臺、窗臺應加裝欄桿,避免讓寶寶接近。

  2 家中擺設盡量簡單,以免東西太多增加寶寶碰撞到的幾率。

  3 家具當中有尖角的地方建議加上安全防護膠套,包括桌角、椅角等都可以做一些處理。

  脫臼

  發生原因

  大人單手牽起寶寶或是抱起寶寶時,這個動作會因為單邊施力的緣故,容易造成寶寶手脫臼、扭傷或骨折。

  可能出現的癥狀

  當發現寶寶兩邊的手臂不對等、寶寶單邊的手臂不動、活動手臂卻有疼痛感,或是寶寶自己會避免某部位的肢體動作時,就要懷疑寶寶是否已經脫臼了。

  如何處理

  若寶寶的手臂單邊不動但沒有疼痛感,則可用三角巾或布,將脫臼部位稍做固定,然后立刻送醫;但若寶寶活動手臂時會有疼痛感,或手臂無力垂下,則需立即送醫急救。

  當寶寶脫臼時,別隨意移動寶寶患肢,避免移動的過程中造成寶寶患部的二度傷害,先固定患部后施以冰敷,盡速到醫院治療即可。

  預防方法

  大人們在跟寶寶互動時,避免做單邊的拉提動作。要特別留意的是,若寶寶一旦發生過脫臼,就會多次反復地發生,所以寶寶有脫臼的病史的話,家長跟寶寶玩耍或是進行身體接觸時,都要避免在相同部位用力過大。

  骨折

  

  發生原因

  寶寶若玩得過頭,不小心撞到、跌的太用力,都有可能會造成骨折。

  可能出現的癥狀

  若是發現寶寶稍微動作或彎曲一下,或是連輕輕觸摸也會因劇烈疼痛而大哭大鬧,遭到碰撞的部位有發黑、腫脹的情形,甚至是有變形的現象,寶寶可能就骨折了。

  如何處理

  1 如果寶寶碰撞的部位有出血的外傷,必須先行止血,若傷口上有鐵銹、泥土等臟污則需要立刻到醫院打破傷風。

  2 將患部用木板固定,盡量避免動到受傷的部位并立刻送醫。

  3 若懷疑寶寶有骨折現象,建議要到醫院照X光。

  預防方法

  要避免讓寶寶一個人或在沒有大人的環境中玩,家長隨時關注寶寶的行動。

  誤飲、誤食

  異物進入呼吸道

  異物阻塞呼吸道會引起極大的危險,即便是對大人來說,被異物阻塞住呼吸道也會造成呼吸困難,如果處理不及時很容易使人缺氧死亡。

  如何發現

  寶寶呼吸困難、嘴唇發黑且無法發出聲音時,就要懷疑寶寶是否已經嗆到或氣管被堵住,要進行急救處理。

  必學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這個方法拯救過無數人的生命,包括美國總統里根、著名女演員伊麗莎白·泰勒等。寶寶被異物阻塞呼吸道同樣也可以使用這個急救法,對小寶寶來說,該怎么使用方法呢?

  5次拍背法

  將寶寶的身體扶于搶救者的前臂上,頭部朝下,搶救者用手支撐寶寶頭部及頸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寶寶背部兩肩胛骨之間拍擊5次。

  5次壓胸法

  

  如果拍背的辦法無效,可以用五次壓胸法。使寶寶平臥,面向上,躺在堅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搶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側,或取坐位,并使寶寶騎在搶救者的兩大腿上,面朝前。

  用兩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寶寶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擊壓迫,但要剛中帶柔。重復做,直至異物排出。

  需要注意控制好合適的力度,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吞下異物進食道

  寶寶吞下的異物也有可能會直接通過食道咽到肚子里。

  如何發現

  如果吞下的物體沒有使寶寶出現呼吸困難的話,通常可以判斷物體進入了食道。

  大部分時候,寶寶吞下的棗核、紐扣等圓鈍光滑的東西都會隨大便排出,不會對健康造成傷害。寶媽可以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密切觀察寶寶的情況。檢查寶寶排出的大便中有沒有異物。

  不要自行催吐

  如果異物沒有通過大便排出而卡在消化道里,寶寶通常會表現出吞咽困難、流口水、拒絕進食,嘔吐等癥狀。這時寶媽千萬不要自行給寶寶催吐,避免情況惡化。如果寶寶不適癥狀不斷加重,寶媽要及時帶寶寶就醫。

  必須注意的事

  危險物品要收好,包括骨頭、葡萄干、花生、瓜子、紐扣電池、別針、釘子、鑰匙、紐扣、硬幣、發卡、耳環、戒指、藥品等。

  不要給寶寶吃各種堅果、果凍等大塊食物。

  動物咬傷

  

  發生原因

  許多家庭都有飼養寵物,雖然狗和貓看起來都很可愛,但有時玩得過頭了,寵物的利牙還是會傷到主人的手腳,更何況是無法自我防衛的寶寶呢?

  可能出現的癥狀

  如果寶寶有休克癥狀、嘔吐或痙攣的現象,必須立即送醫。建議施打破傷風疫苗。

  如何處理

  1 當寶寶被動物咬傷時,先用水將傷口清洗干凈,并且消毒。

  2 若有出血現象,則必須先止血,再以干凈的紗布蓋住傷口并到醫院施打破傷風針。

  3 如果寶寶身上的傷口還沾有泥土或灰塵等臟污,可視情況給予抗生素;如果傷口太臟的話,用大量生理食鹽水沖洗,盡量使傷口保持干凈,減少細菌污染,加速傷口愈合。

  預防方法

  除了擔心寶寶被寵物咬傷或抓傷,還要防塵蹣及過敏。

  昆蟲蟄傷

  發生原因

  除了夏天發生頻率很高的蚊蟲叮咬傷,各個季節寶寶都有可能被一些小昆蟲叮咬,而且這個過程很難被家長發現。寶寶被叮咬后,會引起局部的疼痛、發炎、紅腫、出血等癥狀,這些毒性反應只是局部的發炎現象,很少會持續擴大甚至造成全身的反應。

  如何處理

  1 如有毒刺和毒囊遺留,用消毒過的針或小刀挑出螫刺。避免用鉗子取出。

  2 在患處涂一些氨水,如患處腫脹,可進行冰敷。不要使用創可貼等包裹傷口。

  預防方法

  寶寶的身體、衣物要清爽干凈,家中整潔干凈,空氣新鮮。垃圾及時處理以免蚊蟲孳生。

  跌、墜傷

  發生原因

  寶寶總是在跌跌撞撞中長大,難免會因為跌倒或墜落而受傷。大家可能認為墜下受的傷最嚴重,其實有時跌倒造成的傷害遠比墜落來得嚴重,例如在很硬的地板跌倒也可能導致撕裂傷。至于墜落受傷,包括床、椅子、桌子、柜子等許多家具,都是造成寶寶墜落的主要原因。

  如何處理

  1 跌倒或墜下造成流血時,須先采取壓迫止血法,阻止傷口繼續流血。

  2 頭部是最重要的觀察重點,若寶寶出現嗜睡、手腳無力、哭鬧或頭痛情形,應就醫做進一步檢查。

  3 觀察身體其它部位,包括四肢是否有腫、痛情形,如果情況嚴重,最好到醫院做X光檢查。

  4 腹腔內肝、脾臟受傷時,會有疼痛感;腸子受傷除了疼痛外,也會有嘔吐情形。

  5 發生嚴重跌、墜傷時,表現出很痛苦,有可能是骨折,應盡量避免搬動,等救護人員到達處理。

  預防方法

  1 注意所有家具的穩定度,包括嬰兒床、學步車、嬰兒手推車等以避免意外發生。

  2 地面宜鋪上軟墊,一方面可避免滑倒,另一方面減少受傷的機會。

  3 不能讓家具引誘出寶寶想攀登的興趣。

  鼻腔進異物

  

  如何發現

  寶寶在玩耍的時候,常常會因為不小心而把瓜子、豆子、鈕扣、滾珠等小東西塞入鼻腔,這些小玩意兒在鼻腔里便成為了異物,產生危險。如果沒有立即發現,隨著時間推移寶寶會出現鼻腔出血、流鼻涕或膿涕以及鼻臭等癥狀,如果寶寶無端出現這些情況,寶媽需要提高警惕,立刻就醫,以免發生危險。

  分清情況再處理

  異物剛進入鼻腔,大多停留在鼻腔口,成人可自己壓住健側鼻孔,用力擤鼻涕。聽話兒童,也可用此法。但小寶寶不宜采用,否則有可能將異物吸入。

  鼻腔異物擤不出或已經進入鼻腔深處,特別是圓形異物,不可用鑷子去夾,以免越來越深,應即送醫院處理。

  尖銳異物刺入,或異物過大,應送醫院處理,不要自行解決。

  其它急救常識

  如何分辨動、靜脈出血

  動脈出血時血的顏色呈鮮紅色,出血量會比較大而且快速,也比較危險,這類出血常見于嚴重的外傷;靜脈出血顏色呈暗紅,血流較平穩,除非出血量大,否則會比動脈出血容易控制,靜脈出血較常見于撕裂傷或切割傷。

  壓迫止血法的步驟

  1 判斷是否有大量出血,若壓迫后仍無法止血,可綁上止血帶

  2 用干凈的紗布直接貼在傷口上,并用力壓迫直到止血。

  3 若出血持續,可用三角巾或領帶當作止血帶使用,千萬不可用繩子當止血帶,以免導致神經及皮下組織受傷。

  4 將止血帶折成5cm寬度,纏在傷口離心臟較近的地方,例如小腿流血時,要在大腿處綁止血帶,緊纏兩次并半打結,然后將短木棒置于半打結處,旋緊并打結。

  5 將包上止血帶的時間與部位,清楚地寫在止血帶上。

  6 每隔20分鐘稍微松開止血帶,以免纏得過久,造成血液無法流通,使組織壞死。

  急救步驟ABC

  家庭急救的原則是:及時、準確、有效。一般的救治步驟有以下四點:

  1、應首先除去或避開危害生命的因素。如電擊傷者,應立即切斷電源;發生火災時應迅速脫離火災現場;一氧化碳中毒者,應立即開門窗通氣和把病人轉至空氣流通的地方;溺水者應立即從水中救出;等等。

  2、就地進行心肺復蘇。病員如呼吸心跳停止,應迅速施行心肺復蘇。即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在不間斷救治的同時,可呼救醫務人員。呼吸心跳復蘇后,方可搬動或轉送醫院。

  3、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處置。如有出血者,可采用止血法止血。對受傷部位進行簡單的處理,需要進行固定的,可就地取材進行固定或包扎。對傷情較重或神志不清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如解開衣扣,檢查口腔有無異物,舌頭有無后墜,呼吸道是否通暢等。另外還要注意到對傷員的身體保暖,以免引起凍傷。

  4、醫院治療。在進行上述處理后,應及時聯系醫療單位前來接應,或在嚴密監視下轉送有關醫療單位繼續救治,并要詳細交待病情和處理經過。

  家庭必備藥箱物品

  

  水性優碘藥水:用在傷口消毒。

  生理鹽水:沖洗傷口用。

  抗生素藥膏:具滅菌功效,但不適合用在較深的裂傷處。

  繃帶、紗布:用來覆蓋、包扎傷口。

  防水透氣貼膠:避免水碰到傷口。

  棉花棒:沾取藥水。

  膠布、紙膠:固定紗布、繃帶。

  寫給家長的話

  其實很多危險都是因為大人的一時疏忽造成的,家長給寶寶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是讓寶寶健康成長最重要的關鍵。

  有人認為這樣會過度保護寶寶,影響勇于冒險的心,事實剛好相反,有安全的環境,寶寶才能放心且盡情去探索、冒險,在安全的環境下長大的寶寶,絕不會喪失勇敢冒險的學習態度。

  “媽寶幫幫幫”歡迎轉發分享,謝絕任何組織未經許可的轉載、盜用。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嬰幼兒急救手冊
44種急救方案,請務必收藏好了,關鍵時刻能救命!
【SOS】急救常識薈萃
家庭急救知識大全
幼兒園急救常識安全教育培訓
嬰幼兒意外的急救法則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棋牌| 金溪县| 宾川县| 张掖市| 水富县| 汉寿县| 宜昌市| 常山县| 城口县| 南陵县| 中牟县| 英超| 米脂县| 沅江市| 陵水| 黄冈市| 凤庆县| 彭水| 彰化县| 菏泽市| 广州市| 班戈县| 保康县| 东源县| 邯郸县| 忻州市| 建德市| 洛宁县| 赣州市| 徐汇区| 清流县| 双鸭山市| 仁怀市| 澄江县| 吴堡县| 喜德县| 左贡县| 东安县| 乐业县| 河源市| 怀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