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汗國是由黃金家族后裔所建立的國家,十五世紀五十年代建立一直持續到了十九世紀中期,清朝建立后收復了許多地區,包括盛極一時的準噶爾,但哈薩克汗國卻一直安穩保持獨立直到被沙俄滅亡。為什么哈薩克汗國可以在鐵爪一般的清朝人的手中存活下來呢?哈薩克汗國是典型的游牧民族,游牧人民的特點就是壯碩靈活,行蹤不定,非常難以控制。哈薩克汗國大約有120多萬人口,可以說全民皆兵,敵在暗處我在明處,對于清朝來說也是一塊硬骨頭。哈薩克汗國的內部治理的也井井有條,哈薩克人民的法治意識較強,從最開始心照不宣的習慣法到哈薩克汗國第一部法典《哈斯木汗國名鑒》的頒布,哈薩克人民一直處在一種組織管理之下。
清朝和俄羅斯從東西兩個方向征服蒙古人俄羅斯的崛起,源于反抗蒙古人金帳汗國的統治。公元1480年,蒙古人統治了俄羅斯人240年之后,俄羅斯終于獨立,并擊敗蒙古人,越過烏拉爾山,開始了向東方的征服運動。明朝末年,后金崛起于我國東北,并于公元1635年擊敗了漠南蒙古最后一任大汗林丹汗,從此清朝皇帝兼任蒙古大汗 。從公元1635年到公元1757年,清朝用了122年的時間,最終征服了蒙古三部——漠南、漠北、漠西。這蒙古三部其實便是當年的元朝和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而漠西蒙古在清朝之時稱為準噶爾汗國。因此,當年的蒙古帝國,位于波斯的伊爾汗國最終融入了波斯,而剩下的部分則被清朝和俄羅斯瓜分。俄羅斯征服的蒙古部分是當年的金帳汗國分裂之后的一眾汗國:西伯利亞汗國、喀山汗國、克里木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哈薩克汗國等等。那么,清朝為何不繼續征服哈薩克汗國?主要原因便是俄羅斯人來了。
一是大清力量有限。清王朝與準格爾連年征戰,財力、人力已經消耗很大,擊敗準格爾已經非常不容易,要想再占領哈薩克汗國非常困難。二是哈薩克汗國離中原太遠,戰略價值不夠。哈薩克汗國一片沙漠,清朝對它沒有任何戰略興趣,也不愿用錢用人用力去征服。三是清朝統治者已沒有攻城掠地的野心和動力。清朝統治者已經滿足于坐守資源豐沛的中原之地,和魚米之鄉的江南,沉迷于天朝上國的美夢,已失去開疆擴土的血性。
清朝雖說和元朝一樣都是馬背上打天下的民族,但清朝統治者更注重的長治久安,更能治天下,不會一味地求大,聯想到中國的歷史教訓,西北向來就是中原王朝的最大威脅,也是天然屏障,從戰略意義上來看,西域安,則中原安,天下太平,從軍事上來看,西北方民風強悍,擅長打仗,必須予以解決才行,否則無法實現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