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患者家屬道,自己56歲的父親,有高血脂癥,自從前年在縣城醫院被確診為冠心病放了1個支架以后,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的,家里有點活也不愿意干,以前愛到處轉悠的人現在也很少出去活動了,說是醫生說了,不能做讓心臟受累的事兒,以此為由,能躺著就不坐著,1年不到就長胖了9斤,此外脾氣越來越暴躁易怒,家里人都只能順著他,免得心臟病發作就不好了,但沒想到這么"小心呵護"著的心臟,還是出問題了。
一天晚上2點多出現心絞痛持續癥狀,家人趕緊送醫,檢查結果心肌供血不足,有心肌梗死的先兆,還好治療及時。但現在常常出現胸悶,上不來氣的癥狀,吃藥不管用,希望通過中藥能幫忙調理改善好。
這位患者的是典型的久坐少動,氣血不暢,直接加重了血栓的形成。此外,患者的情感的變化過于強烈,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濕濁瘀血痹阻血脈,最后引發胸痹心痛。其實像這位患病的心理不難理解!
主要原因就是有些患者覺得帶著一顆“玻璃心”,不敢參加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導致心臟功能降低,血液循環減少,引起病情惡化。所以在此提醒廣大心臟病患者,適當的體育運動可以增加心臟的收縮力,使心肺功能協調,保證血液中有充足的氧含量,不致走兩步就氣短,運動還能把超標的體重降下去,使心臟沉重的負擔得以緩解。只要運動中做好預防措施,就能使心臟功能更強大!
1、康復運動適宜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做保健操等。切不可做激烈運動增加心臟負荷,如快跑、爬山等;
2、 運動前后最好做好心功能相關檢查,如血壓、血脂 血糖、心肌酶譜等,以便觀察運動的效果,進行前后對比;
3、運動前飲食不可過飽,這是因為如果冠心病人吃得過飽,會導致血液大量進入腸胃導致心臟缺血,再加上運動更加會誘發危險癥狀。
4、活動的時間以下午為佳。上午一般血壓比較高,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容易破裂、脫落。曾有報道,冠心病、腦出血發作的風險在上午 6~9點較大,因為這段時間交感神經的興奮性較高;
5、活動結束后10分鐘如心率仍在每分鐘100次以上就說明運動量過大,應減小運動強度; 6、運動中如出現頭暈、心前區不適感、心慌、頭痛、虛汗等,應立即停止活動;
7、運動時應攜帶隨身藥品,以防突發情況。
心臟病患者運動是有必要的,也能調節患者不良情緒。但一定要量力而行,最好是每天堅持半小時左右的運動,不可操之過急,此外要牢記以下預后三要素,定期復查各項指標,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健康過好每一天。
一、防治三高
切記保持血壓穩定,不可隨意停藥。同時維持血脂、血糖在正常范圍。
二、保持心態平和
中醫認為,情志不遂易傷肝,肝失調達則氣郁不通,進而影響血脈運行,常常會導致冠心病的發作。所以患者一定要保持健康的心態,避免情緒波動。
三、良好的飲食習慣
禁煙忌酒!同時健康的飲食結構對心臟病患者非常重要,切記不要大魚大肉增加心血管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