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布法羅大學科學家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通過靶向非DNA序列引起的基因變化,即表觀遺傳學,可以逆轉阿爾茨海默病(AD)動物模型中的記憶衰退。該研究發表在Brain雜志上,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撥款200萬美元資助完成。
此項資助驗證了阿爾茨海默氏癥研究幾十年來的失敗,過往的研究主要是針對β淀粉樣蛋白和tau蛋白的研究方法,然而這些研究迄今尚未產生任何有效的治療藥物。布法羅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在表觀遺傳學上的工作將為難以捉摸的阿爾茨海默病尋找到新的療法。
AD由遺傳和環境風險因素引起,例如衰老,這些因素結合導致表觀遺傳變化。表觀遺傳變化通常發生在疾病的后期階段,比如患者無法保留最近獲得的信息并遭受嚴重的認知衰退時。
認知能力下降的一個關鍵原因是谷氨酸受體的喪失,谷氨酸受體在學習和短期記憶中起關鍵作用。研究人員發現,谷氨酸受體的喪失是由表觀遺傳過程引起的,通過靶向表觀遺傳酶可以恢復谷氨酸受體來糾正認知功能障礙。
這些改進是短暫的,但只持續一周。布法羅大學團隊表示,未來的研究將集中于開發更有效地滲透大腦并因此更持久的化合物。
(責任編輯:成蹊)
原始出處:
http://www.pmlive.com/pharma_news/researchers_reverse_alzheimers_memory_loss_in_mice_1275971
中國醫學精英的內容頭等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