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與空腹血糖,哪個危害更大?#糖尿...
很多糖友都會有時常檢測空腹血糖的習慣,但是卻很少檢測餐后血糖,但是要知道餐后血糖往往更能反映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性!
1、餐后高血糖增加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的發生風險
餐后高血糖比HbA1c能更好地預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發展。可能的機制是快速升高的餐后血糖造成血糖波動,導致視網膜血管內皮功能下降、血管反應性增加。
2、餐后高血糖增加糖尿病大血管并發癥的發生風險
多項研究發現,餐后2小時血糖是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預測因素。餐后高血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相關的機制可能與血糖波動有關。
3、餐后高血糖會促進氧化應激反應和損害內皮
急性血糖升高會快速抑制內皮型一氧化氮釋放及內皮依賴性血管擴張,增加可溶性黏附分子水平,并可能激活血栓形成。急性血糖波動比慢性持續性高血糖更顯著地促進氧化應激反應和損害內皮功能。
4、餐后高血糖對身體其他不良影響
隨著病程進展,胰島細胞功能減退及餐后血糖逐漸升高,而增高的餐后高血糖及血糖波動可使胰島 β 細胞功能進一步惡化。此外,餐后高血糖和餐后血糖波動與老年人整體認知、執行和注意力障礙有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