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動控制原理來看,先吃木耳和菜,體內自動檢測系統(舌尖上的味蕾)得到的測量信號是,今天吃的食物(木耳,菜都沒有甜味)含糖量不高。因此胰臟就不會分泌胰島素太多,可是后吃的主食含有大量消化后的糖分,使得體內胰島產生胰島素的量供不應求,而且滯后。這些糖分會使餐后血糖值飆升,這是理所當然的。
再加上糖尿病人本身的胰島功能受損,分泌生成胰島素的B細胞數量不足,要完全克服這個滯后,需要很長時間,甚至到下一次進餐,血糖值也降不下來,餐后血糖值不能被完全代謝掉,又迎來新的血糖值的增高。日積月累血糖值超過腎臟糖閥值,出現尿糖。糖尿病形成了或者加重了。
這個過程,我已經在我的3年控糖經歷中紀錄過多次,也回答問題時多次提出過,《糖尿病指南》提出的先吃菜后吃肉和主食,是升糖的進食順序,而先吃甜食是降低餐后血糖的最好的辦法。我不打針不吃藥不忌食,就是這樣人為把血糖控制在正常值范圍之內的。這不但從實際上得到證實,理論上也找到了答案。
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