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第一個靶向藥問世,靶向治療的發展已經有24年的歷史。靶向治療突破了傳統的治療方式,是近幾十年來,腫瘤治療領域的一個巨大的進步。對于穩居“癌老大”的肺癌,靶向治療徹底改變了其以往的治療模式。對于敏感基因突變的肺癌,不僅僅晚期病人首選靶向治療,目前指南建議術后病人也需要在輔助化療結束后靶向治療維持。
每年的4月15日-4月21日是腫瘤宣傳周,借此機會,我也來分享一個抗癌好消息:今年3月1日起,新的醫保目錄已正式實施,新醫保目錄的實施將讓靶向治療的可及性進一步提升,讓更多患者有機會獲益于創新療法。
以前生病在外地就醫必須自己先墊付費用,然后回當地醫保部門報銷,想要報銷就得“兩地跑”,還需要準備一大堆材料,耗時耗力耗錢財。2021年1月,國家醫保局公開聲明,我國將聯通多個地區,實現普通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服務。目前從2月1日起,包括北京、江蘇、云南、安徽等27個地區都將開展醫保門診費用跨省結算的試運行。未來其他地區也會很快“加入” 到這種試行中。
相比傳統的放化療,靶向藥有低毒、高效的優勢。曾幾何時,靶向藥藥價猶如天價高不可攀。 3月1日,新醫保目錄正式執行,談判成功的藥品平均價格降幅達50.64%。新版醫保涉及調整的藥品共119種,其中和肺癌患者有關的11種藥物中7種靶向藥物和2種免疫藥物在醫保談判成功后的平均降幅更是達到60%。
由于中國肺腺癌病人EGFR突變率很高,達到50%,而不吸煙女性突變率更高,這使得針對EGFR的靶向藥的受益群體非常巨大。值得高興的是,針對EGFR突變的一二三代靶向藥均有藥物進入醫保,進口三代靶向藥實現了單藥一線治療生存期的突破,達到38.6個月,超過三年。新醫保目錄更新,進口三代靶向藥奧希替尼一線、二線治療均進入醫保,月治療費用低至5580元,報銷后只需自費一千多元。國產三代靶向藥阿美替尼二線治療進入醫保,月治療費用為10560元,報銷后每月自費為三千多元,醫保實施以后,患者可以長期獲益,在醫保范圍內選擇適合自己的最佳治療方案,獲得更長的生存期和更高的生活質量。
除EGFR外,ALK靶點的突變率在亞裔人種當中也尤為顯著,目前已有針對ALK靶點的一代及二代靶向藥納入我國醫保范疇。患者可使用的一線治療藥物包括一代藥物克唑替尼,以及二代藥物阿來替尼與塞瑞替尼。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阿來替尼一線治療ALK基因突變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位無進展生存期達到34.8個月。以阿來替尼為例,進醫保前,其價格是49980元/盒,進醫保報銷后,支付標準為68元(150mg/粒),共224粒,即一盒1.5萬余元,按最低70%報銷,每月自付4500元左右。新醫保政策的實施,為我國ALK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更多可負擔得起的創新藥物選擇。
這么好的藥曾經因為相對較高的價格,讓不少人望而卻步,如今醫保政策的落實,天價藥變成低價藥,不得不說,低價用好藥的時代真的來了!
國家對醫療的改革,其最終目的是讓人民群眾看得起病,吃得起藥。今后,每年對醫保藥品目錄的調整工作將成為常態,有望進一步在“性價比”上拓展醫療保障的廣度和深度,切實減輕患者經濟負擔,讓人民群眾享受改革的成果。
防治腫瘤,家庭是前沿陣地,新醫保政策的落實也凸顯出今年腫瘤宣傳周的主題“健康中國健康家-關愛生命,科學防癌”,切實降低癌癥為家庭帶來的重擔。在未來,相信伴隨著醫學的進步,以及國家相關政策的提出與落實將有更多癌友們都能因此受益!
*聲明:僅供疾病教育時參考使用,不用于任何推廣目的。如有疑問請咨詢醫療衛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