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音頻文件格式全介紹
自從PC支持多媒體以來,陸陸續續地出現了許多音頻格式。這些格式既有流行的也有不那么流行的,關于它們的來龍去脈,本文向你一一道來。
主流
目前的主流音頻格式其實不少。不同的格式有自己的用途,比如大家都應該很熟悉的MP3格式就是用于聆聽用途的。下面我們逐一介紹:
存在便是永恒 - WAV
WAV是Microsoft Windows本身提供的音頻格式,由于Windows本身的影響力,這個格式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通用音頻格式。不客氣地說,它實際上是Apple電腦的 AIFF格式的克隆。通常我們使用WAV格式都是用來保存一些沒有壓縮的音頻,但實際上WAV格式的設計是非常靈活(非常復雜)的,該格式本身與任何媒體數據都不沖突,換句話說,只要有軟件支持,你甚至可以在WAV格式里面存放圖像。之所以能這樣,是因為WAV文件里面存放的每一塊數據都有自己獨立的標識,通過這些標識可以告訴用戶究竟這是什么數據。在WINDOWS平臺上通過ACM(Audio Compression Manager)結構及相應的驅動程序(在這里通常稱為CODEC,編碼/解碼器),可以在WAV文件中存放超過20種的壓縮格式,比如ADPCM、 GSM、CCITT G.711、G.723等等,當然也包括MP3格式。
圖表 - 使用音頻編輯軟件WaveCN(http://www.wavecn.com)列出Windows安裝了的ACM驅動信息
雖然WAV文件可以存放壓縮音頻甚至mp3,但由于它本身的結構注定了它的用途是存放音頻數據并用作進一步的處理,而不是像mp3那樣用于聆聽。目前所有的音頻播放軟件和編輯軟件都支持這一格式,并將該格式作為默認文件保存格式之一。這些軟件包括:Sound Forge, Cool Edit Pro, WaveLab等等。由于WAV的支持實在是太廣泛了,可以說,即使Windows退出歷史舞臺,WAV格式也不會消亡。
老當益壯 – mp3
第二個要提到的就是改變了世界的mp3了。這個比喻相信大家都會同意。mp3是Fraunhofer-IIS 研究所(http://www.iis.fhg.de/)的研究成果。mp3是第一個實用的有損音頻壓縮編碼。在mp3出現之前,一般的音頻編碼即使以有損方式進行壓縮能達到4:1的壓縮比例已經非常不錯了。但是,mp3可以實現12:1的壓縮比例,這使得mp3迅速地流行起來。mp3之所以能夠達到如此高的壓縮比例同時又能保持相當不錯的音質是因為利用了知覺音頻編碼技術,也就是利用了人耳的特性,削減音樂中人耳聽不到的成分,同時嘗試盡可能地維持原來的聲音質量。
圖表 - 人耳等響度曲線圖,mp3的技術基礎。
衡量mp3文件的壓縮比例通常使用比特率來表示。這個術語的英文是bps: bit per second,表示每1秒鐘的音頻可以用多少個二進制比特來表示。通常比特率越高,壓縮文件就越大,但音樂中獲得保留的成分就越多,音質就越好。由于比特率與文件大小音質的關系,所以后來又出現了vbr(Variant Bitrate 可變比特率)方式編碼的mp3,這種編碼方式的特點是可以根據編碼的內容動態地選擇合適的比特率,因此編碼的結果是在保證了音質的同時又照顧了文件的大小,結果大受歡迎。其實mp3的編碼標準本來就支持這種壓縮方式,但是第一個將此功能實現的反而是一個第三方工具:曾經非常有名的Xing Technology公司(http://www.xingtech.com,當年很多電腦上看VCD聽mp3就靠這個公司的Xing Player)推出的Xing Encoder。
由于mp3是世界上第一個有損壓縮的編碼方案,所以可以說所有的播放軟件都支持它,否則就根本沒有生命力。在制作方面,也曾經產生了許多第三方的編碼工具。不過隨著后來Fraunhofer-IIS宣布對編碼器征收版稅之后很多都消失了。目前屬于開放源代碼并且免費的編碼器是LAME (Lame Ain‘t Mp3 Encoder,http://lame.sourceforge.net)。這個工具是公認的壓縮音質最好的mp3壓縮工具。另外,幾乎所有的音頻編輯工具都支持打開和保存mp3文件。最近,Fraunhofer-IIS對之前不收取版權費的mp3解碼器也征收了版權費。此舉大有Fraunhofer-IIS意識到mp3已經在沒落,趁還能收到錢最后撈一把的意思。應該說,到了現在,MP3確實顯現出疲態了。許多新一代的編碼技術都已經能在相同的比特率下提供比MP3優越得多的音質。特別是音樂發燒友對mp3的音質更是嗤之以鼻。不過由于mp3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支持mp3的軟件多如牛毛,更別提眾多支持mp3的硬件播放器,如MPMAN,DiscMan, CD/VCD/DVD機等等。一句話,它依然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音頻壓縮技術,所以要它真正退出舞臺相信還有好一段時間。
圖表 - Lame的其中一個前端:RazorLame(http://www.dors.de/razorlame
老樹發新花 - mp3PRO
為了使mp3能在未來仍然保持生命力,Fraunhofer-IIS研究所連同Coding Technologies 公司(http://www.codingtechnologies.com)還有法國的Thomson multimedia公司(http://www.thomson.net)共同推出了mp3PRO。這種格式與之前的mp3相比最大的特點是能在低達64kbps的比特率下仍然能提供近似CD的音質(mp3是128K)。該技術稱為SBR(Spectral Band Replication),它在原來mp3技術的基礎上專門針對原來mp3技術中損失了的音頻細節進行獨立編碼處理并捆綁在原來的mp3數據上,在播放的時候通過再合成而達到良好的音質效果。
圖表 - SBR技術在音頻編碼/解碼過程中的應用
mp3PRO格式與mp3是兼容的,所以它的文件類型也是mp3。mp3PRO播放器可以支持播放 mp3PRO或者mp3編碼的文件;普通的mp3播放器也可以支持播放mp3PRO編碼的文件,但只能播放出mp3的音質。但是,雖然mp3PRO是一種優秀的技術,由于技術專利費用的問題以及其他技術提供商比如Microsoft的競爭,mp3PRO并沒有得到很大的流行。大家可以從Coding Technologies的網站下載Demo播放/壓縮工具和Winamp的播放插件。目前也有許多專業音頻編輯軟件比如Cool Edit Pro 2.0支持mp3PRO格式,但播放器除了剛才說的和Music Match Juke Box就基本沒有了。最關鍵的是由于Microsoft的媒體播放機不支持,使得mp3PRO失去了流行的機會。前段時間Coding Technologies推出了最新的MPEG-4 aacPlus,通過將SBR技術應用在AAC(Advanced Audio Codec)技術中而獲得更卓越的音質。Coding Technologies并表示SBR將會成為MPEG-4的核心技術。但缺乏支持的技術到底能走多遠,誰也不清楚。
圖表 - THOMSON mp3PRO 播放器
網絡流媒體鼻祖 - Real Media
互聯網大行其道之后,Real Media 出現了。這種文件格式幾乎成了網絡流媒體的代名詞。RA、RMA這兩個文件類型就是Real Media里面向音頻方面的。它是由Real Networks公司(http://www.realnetworks.com)發明的,特點是可以在非常低的帶寬下(低達28.8kbps)提供足夠好的音質讓用戶能在線聆聽。這一特點在互聯網的早期簡直是廣大網蟲的福音。也就是因為出現了Real Media之后,相關的應用比如網絡廣播,網上教學,網上點播等等才浮出水面,形成了一個新的行業。
網絡流媒體的道理其實非常簡單,簡單說就是將原來連續不斷的音頻分割成一個一個帶有順序標記的小數據包,將這些小數據包通過網絡進行傳遞,在接收的時候再將這些數據包重新按順序組織起來播放。如果網絡質量太差,有些數據包收不到或者延緩了到達,它就跳過這些數據包不播放,以保證用戶在聆聽的內容是基本連續的。就是這么簡單的道理,促成了網絡上的又一個傳奇。
由于Real Media是從極差的網絡環境下發展過來的,所以Real Media的音質并不怎樣,包括在高比特率的時候,甚至差于mp3。特別是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Real Networks公司只顧著往Real Media里面加入各種各樣的新特性比如廣告插播什么的,而忽略了隨著網絡速度的提升和寬帶網的普及,用戶對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后來Real Networks通過與SONY公司合作,利用SONY的ATRAC技術(http://www.minidisc.org/,也就是MD的壓縮技術)實現高比特率的高保真壓縮,但這些舉措始終都帶給用戶一個姍姍來遲的感覺。由于Real Media的用途是在線聆聽,并不適于編輯,所以相應的處理軟件并不多。一些主流軟件可以支持Real Media的讀/寫,可以實現直接剪輯的軟件是Real Networks自己提供的捆綁在Real Media Encoder編碼器中的Real Media Editor。但功能非常有限。這一點與現在的Windows Media相比是兩個世界。
圖表 - Real One Player, 最新的Real Media播放器
霸氣十足 - Windows Media
任何事情都少不了Microsoft的份。在意識到網絡流媒體之于互聯網的重要性之后,Microsoft立馬就推出了Windows Media與Real Media相抗衡,同時開始對其他音頻壓縮技術說不:一律不提供直接支持。到了Windows XP版本還把原來提供的mp3壓縮功能都拿掉了。
Windows Media (http://www.microsoft.com/windows/windowsmedia)也是一種網絡流媒體技術,本質上跟Real Media是相同的。但Real Media是有限開放的技術,比如rtsp(Real Time Stream Protocol實時流協議)這樣的網絡傳輸協議是提交到網絡工作組RFC網絡協議集的其中一個(編號RFC2326),而Windows Media則沒有公開任何技術細節,據稱是為了更好地進行版權保護,因此要完全封閉,還創造出一種名為mms(Multi-Media Stream多媒體流)的傳輸協議。所有這些事情綜合起來可以看出Microsoft意圖一統江湖的野心。
最初版本的Windows Media并沒有得到什么好評,特別在音質方面更被網絡上那些“金耳朵”的網友所不齒。不過在更新了幾個版本之后,目前最新的Windows Media 9技術攜帶著大量的新特性并在Windows Media Player的配合下表現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特別在音頻方面,Microsoft是唯一一個能提供全部種類音頻壓縮技術(無失真、有失真、語音)的解決方案,大有囊括一切的勢頭。這也是微軟的一貫特色:雖然我的東西質量不是最好的,但肯定是最方便,集成度最高的。目前Windows Media還是處于推廣期,播放器和編碼器可以免費下載,服務器端捆綁在Windows服務器版中,不另外收費。這些手段正在不斷提升其市場占有率。而且由于Microsoft的影響力,支持Windows Media的軟件非常多。雖然它也是用于聆聽用途,不能編輯,但幾乎所有的Windows平臺的音頻編輯工具都對它提供了讀/寫支持,至于第三方播放器更是無一例外了,連Real Player都支持其播放。通過Microsoft 自己推出的Windows Media File Editor可以實現簡單的直接剪輯。最近,Microsoft還推出了Windows XP Media Center版本,通過在Windows XP中捆綁Windows Media 9技術以及相關娛樂媒體軟件來加強Windows作為家庭娛樂中心的作用。如果Microsoft繼續保持其在操作系統特別是桌面操作系統的壟斷地位的話,Windows Media的未來肯定是一片光輝。
圖表 - 最新的Windows Media Player 9,帶有大量的網絡特性
電腦與電子樂器的橋梁 – MIDI
MIDI技術本來不是為了電腦發明的。該技術最初應用在電子樂器上用來記錄樂手的彈奏,以便以后重播。不過隨著在電腦里面引入了支持MIDI合成的聲音卡之后MIDI才正式地成為了一種音頻格式。有很多人都誤以為MIDI是用來記譜的,這是錯的。MIDI的內容除了樂譜之外還記錄了每個音符的彈奏方法,所以有些MIDI文件播放起來不好聽,而某些則有良好的效果。MIDI本身也有兩個版本,General MIDI和General MIDI 2。在MIDI上還衍生了許多第三方的非標準技術,比如非常著名的:X-MIDI(或者叫XG),這是由日本YAMAHA公司(http://www.yamaha.com)發明的,在原有的MIDI具有128種樂器的基礎上擴充到了512種,并增加了更多的演奏控制,配合YAMAHA自己的波表播放軟件或支持X-MIDI的硬件可以還原出非常動聽和接近真實樂器效果的音樂。另外就是為了彌補MIDI中通過聲音合成得到的樂器聲音始終比不上真實樂器聲音這一缺點而由 General MIDI Association(MIDI規范的國際組織,http://www.midi.org)推出的DLS(Downloadable Sound)技術,該技術通過給MIDI文件附帶上真實樂器的錄音(采樣)而使MIDI文件能營造出接近真實樂器效果的聲音,不過該技術的主要問題是帶上樂器采樣之后的MIDI文件實在是太大了,通常情況下都有4兆字節以上(這樣的大小用戶當然是去找mp3了),影響了該技術的普及。
由于MIDI具有的優點和特殊性,因此可以相信這是一種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都會繼續存在的技術。普通的MIDI 文件許多播放器都支持,但要達到好的效果就必須安裝軟波表,比如曾經很出名的WinGroove、Roland Virtual Sound Canvas和YAMAHA S-YXG Player。隨著Microsoft與Roland(http://www.roland.com)合作在DirectX里面增加了 DirectMusic之后軟波表就變成了Windows系統的標準配置了。需要注意的是對于X-MIDI格式來說必須使用YAMAHA自己推出的播放器才能得到良好的播放效果。比如當年曾經賣得很火的使用YAMAHA YMF724/740做芯片的聲音卡便帶有X-MIDI的播放器S-YXG100。
圖表 - Roland Virtual SoundCanvas軟音源界面
圖表 - YAMAHA S-YXG50軟音源播放器界面,怎么看都覺得比Roland的好看。
圖表 - YAMAHA S-YXG50 XGPlayer軟音源播放器界面,這個版本支持的播放控制更多。
如果要對MIDI文件進行編輯,可以使用的比較出名的軟件是Cake Walk Pro和Sonar(http://www.cakewalk.com); X-MIDI則要使用YAMAHA XGWorks。另外還有一些曲譜軟件,比如Sibelius(http://www.sibelius.com)。不過這些軟件都是非常昂貴的。國產的相關軟件都有一些,而且支持簡譜,比如TT作曲家(http://www.centrmus.com)。
開放、免費 - Ogg Vorbis
開放源代碼的Ogg Vorbis(http://www.xiph.orghttp://www.vorbis.com),作為開放源碼向專利技術下的第一封戰書出現在世人的面前。在經歷了一些變故之后,Ogg Vorbis終于在2002年7月釋出了1.0版本。由于開放源碼的東西向來都缺少槍手為其搖旗吶喊,所以國內并不是有很多的人了解Ogg Vorbis。Ogg Vorbis 是一種音頻壓縮格式,類似于MP3等現有的通過有損壓縮算法進行音頻壓縮的音樂格式。但有一點不同的是,Ogg Vorbis格式是完全免費、開放源碼且沒有專利限制的。Vorbis 是這種音頻壓縮機制的名字,而Ogg則是一個計劃的名字,該計劃意圖設計一個完全開放源碼的多媒體系統。開放源代碼能為用戶在經濟上帶來收益,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了,但不能忘記的是Ogg Vorbis的技術也不是蓋的。Ogg Vorbis文件的擴展名是.OGG。這種文件的設計格式是非常靈活的。它的最大特點是在文件格式已經固定下來后還能對音質進行明顯的調節和新算法。現在創建的OGG文件可以在未來的任何播放器上播放,因此,這種文件格式可以不斷地進行大小和音質的改良,而不影響舊有的編碼器或播放器。在壓縮技術上, Ogg Vorbis的最主要特點是使用了VBR(可變比特率)和ABR(平均比特率)方式進行編碼。與MP3的CBR(固定比特率)相比可以達到更好的音質。 Ogg Vorbis其他技術特性還包括:支持類似于MP3的ID3信息,但比MP3要靈活而又完整得多,實際上可以填寫隨意多的信息。Vorbis還具有比特率縮放功能,可以不用重新編碼便可調節文件的比特率。Vorbis文件可以被分成小塊并以樣本粒度(granularity,專業術語,指數據可以被分割的最小尺寸)進行編輯;Vorbis支持多通道(大于2)音頻流并使用了獨創性的處理技術;Vorbis文件可以以邏輯方式相連接等。
在經濟利益的推動下,Ogg Vorbis從一誕生就獲得了各方的關注,許多著名音頻軟件,包括象出品Sound Forge的Sonic Foundry(http://www.sonicfoundry.com)這樣的工業巨頭也在軟件中增加了對Ogg Vorbis的支持,而對于本來就是免費的或者開放源碼的音頻相關軟件比如WinAMP(http://www.winamp.com)、CDEX(http://cdex.sourceforge.net)等等更是第一時間在軟件中加入了Ogg Vorbis的支持。可以這樣說,Ogg Vorbis在業界的支持是非常廣泛的。簡單的舉個例子,著名的游戲閃點行動(Operation Flash Point)就是使用Ogg Vorbis作為游戲所有聲音和音樂的保存格式的。
當然,軟件上的支持對于一種音樂格式來說還是一廂情愿的事情。Ogg Vorbis是否能夠真正流行起來,關鍵還是要靠廣大用戶和音樂制作人。可喜的是,目前在網絡上Ogg Vorbis格式的應用已經日漸增多,而且已經開始向其他方面發展,比如游戲、多媒體應用的配樂等。目前Ogg Vorbis取得的最大成就是獲得著名的BBC廣播公司的認可,使用Ogg Vorbis音頻流在線播放節目。另外,在硬件方面也出現了支持播放OGG格式的播放器。
Ogg Vorbis幾乎得到所有的音頻編輯器的支持。另外,作為一般的編碼使用,可以在http://www.vorbis.com/download_win.psp網址可以下載到OggDrop/OggDrop XPd。播放可以使用WinAMP播放。現在Ogg Vorbis已經是WinAMP標準配置之一。
圖表 - OggDrop XPd, Ogg Vorbis的編碼器
生不逢時 – VQF
VQF實際指的是TwinVQ(Transform-domain Weighted INterleave Vector Quantization)技術,是日本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集團屬下的NTT Human Interface Laboratories(http://sound.splab.ecl.ntt.co.jp)開發的一種音頻壓縮技術。該技術受到著名的YAMAHA公司的支持。VQF或TVQ是其文件的文件類型名。VQF其實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技術,通常認為 96kbps VQF 與 128kbps MP3 質量相同。下圖是MP3與VQF的一個質量對比示意圖:
MP3 128Kbps
Original 1411Kpbs
VQF 96Kbps
雖然說質量相同,但由于VQF使用的是不同的技術,從這個圖上大家應該可以感受到兩者的差別。
VQF在YAMAHA公司的大力推動下也曾有相當的市場份額。不過時至今日,VQF已經在逐步淡出舞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VQF 是專門開發來用于低比特率情況的,對于錄音室這種需要高保真的環境就無能為力了。換句話說,VQF僅適合一般播放用途。這使得VQF的應用范圍相對狹窄。其次,VQF沒有得到操作系統平臺的直接支持,就像mp3PRO那樣,Windows自始至終都不支持直接播放VQF文件,使得VQF得不到大范圍的推廣。再次,VQF是一種封閉的專利技術,導致市場所有與VQF相關的編碼器、播放器無一不是YAMAHA和NTT的產物,這一點極大地妨礙了VQF的發展。最著名的一個例子就是一個曾經致力于推廣VQF技術的網站:http://www.vqf.com宣布由于VQF的衰落而停止更新,等待高比特率 (192kbps或以上)的VQF格式出臺后再作打算。雖然YAMAHA公司已經成功地將VQF提交到了MPEG組織,并成為MPEG-4標準的一部分,但這些努力也是無濟于事的。因為MPEG-4本來就是一個面向對象的大包容的平臺,與MPEG-1和MPEG-2這樣專門針對某種具體的技術而制定的標準已經不是一回事了。
要播放VQF軟件,可以通過給WinAMP增加支持插件來實現,也可以使用YAMAHA自己的SoundVQ Player播放器。編碼軟件可以使用YAMAHA SoundVQ Encoder或者NTT TwinVQ Encoder。后者的優化比較好,速度比前者快一些。
圖表 - TwinVQ 編碼器,非常簡單的界面。
非主流
最熱門的非主流 - MOD
Module(簡稱mod)是數碼音樂文件,由一組samples(樂器的聲音采樣)、曲譜和時序信息組成,告訴一個mod播放器何時以何種音高去演奏在某條音軌的某個樣本,附帶演奏一些效果比如顫音等。因而mod與純正的象WAV或AU那樣的沒有包含時序信息的樣本文件不同,與象MIDI文件那樣的不攜帶任何附加樣本/樂器的文件也不同(與現在支持DLS技術的MIDI倒是有點相似,不過mod的體積要比 DLS MIDI小得多。)。mod起源于Amiga計算機,當時的文件擴展名是MOD,為了區分具體的類型和整個結構體系,通常使用mod來表示整個 Module格式體系。由于該格式起源很早,因此曾經非常流行,因為mod提供了一種具有可以接受的音質水平而又非常廉價的制作音樂的方法。而且這種文件的音質效果對于當時的電腦硬件水平來說效果比MIDI要好,文件的體積也不大,好處是輕而易見的。隨著高質量的音響硬件的使用,新一代的mod的聲音質量甚至可以提升到接近專業設備的水平。這使得mod成為一種介乎于象WAV或VOC那樣的純正樣本數據文件和象General MIDI那樣的純正時序信息文件之間的混合體,成為一種比較靈活的音頻格式。
但是,mod的最大缺點是具體的格式變化太多。由于原本的MOD格式只支持4條音軌,而且MOD格式并沒有版權限制,導致后來涌現了一大堆在MOD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格式,比如xm這種支持高達32條音軌128種采樣的格式。但由于mod格式的不統一,最終結果就是這種格式在商業領域沒有多大的作為。Windows平臺上曾經有一個非常好的播放器名為MOD4WIN,后來也停止了開發。目前支持播放Mod的播放器主要有WinAMP,比較新的制作軟件則有Sk@le Tracker(http://www.skale.org),是一個免費的軟件。大家如果對這種格式產生興趣的話可以到http://www.modplug.com 看看,這里是最齊全的關于mod的站點。
圖表 - 非常華麗的Sk@le Tracker,目前還是0.75Beta版本
圖表 - 同樣有著不錯界面的MOD4WIN的最后版本,也是免費軟件。
一個也不能少 - Monkey‘s audio
Monkey‘s Audio(http://www.monkeysaudio.com)是一種無損壓縮技術。他并不是由什么大公司發明的,完全是一個個人業余興趣作品。為了使Monkey‘s Audio能有更好的發展,現在這個軟件已經公開了源代碼。
這種壓縮格式的特點是無損壓縮,也就是說對壓縮數據進行還原之后得到的數據與原來的數據是完全相同的。該格式的特點尤其適合那些擁有一對“金耳朵”并且一直對mp3的音質耿耿于懷的音樂發燒友。后者有人會問,要無損壓縮,我隨便找個壓縮軟件比如WINRAR都可以達到不錯的效果了,還要這種格式干嘛?所以這里要澄清一個誤解:使用普通的壓縮軟件進行壓縮無疑是可以得到不錯的壓縮效果,有時候甚至更優于使用Monkey‘s Audio,但是壓縮軟件生成的壓縮包必須要先解壓還原之后才能播放里面的內容,而Monkey‘s Audio這種無損壓縮編碼得到的文件可以直接使用播放器(比如WinAMP)進行播放。Monkey‘s Audio的壓縮效果大約在2:1左右,也就是說壓縮結果是原來的二分之一大小。一張CD大約需要330MB左右的空間存放,相比之下還是比較占空間的。由于這個原因,所以對音質要求不是太高的人通常都選擇VBR方式的mp3而不是選擇它。
與Monkey‘s Audio類似的編碼格式還包括WavPack、RKAU、Shorten等等。由于相對不是那么出名,又或者在某些方面不夠Monkey‘s Audio做得好,因此獲得的關注程度就遜色很多。
圖表 - Monkey‘s Audio的壓縮/解壓器界面。那個猴子圖案挺有趣的。
蘋果專用 - aiff
剛才我們在介紹WAV格式的時候已經提到過AIFF了。它是Apple蘋果電腦(http://www.apple.com)上面的標準音頻格式,屬于QuickTime技術(http://www.apple.com/quicktime)的一部分。這一格式的特點就是格式本身與數據的意義無關,因此受到了Microsoft的青睞,并據此搞出來WAV格式。AIFF雖然是一種很優秀的文件格式,但由于它是蘋果電腦上的格式,因此在PC平臺上并沒有得到很大的流行。不過由于Apple電腦多用于多媒體制作出版行業,因此幾乎所有的音頻編輯軟件和播放軟件都或多或少地支持AIFF格式。只要蘋果電腦還在,AIFF就始終還占有一席之地。
由于AIFF的包容特性,所以它支持許多壓縮技術。這里順帶說說的是在蘋果平臺上原生的流媒體壓縮技術是 QDesign公司(http://www.qdesign.com)的QDMC,QDesign Music Codec。據官方資料介紹,QDesign Music Codec 2能在全帶寬立體聲的設置下將音頻壓縮為原來的百分之一大小。與其他純粹基于知覺音頻編碼技術(mp3等)不同的是,QDesign Music Codec 2 使用了新的專利的算法技術,因此,可以在modem的速度上達到相當的音頻質量。該技術最大支持128kbps。不過在筆者的實驗結果看來,該技術的唯一過人之處就是在任何比特率下都能提供44khz立體聲的輸出。不過脫離了音質的輸出又有什么意思呢?
圖表 - Quick Time 6 的播放器,正在播放aiff格式的文件。
聊勝于無 – au
au 是unix下一種常用的音頻格式,起源于Sun 公司(http://www.sun.com)的 Solaris系統。這種格式本身也支持多種壓縮方式,但文件結構的靈活性就比不上aiff和WAV。這種格式的最大問題是由于它本身所依附的平臺不是面向廣大消費者的,所以知道這東西的人并不多。但這種格式畢竟出現了很多年,所以許多播放器和音頻編輯軟件都提供了讀/寫支持。不過時至今日,在本人看來實在意義不大,因為這個文件格式對目前許多新出現的音頻技術都無法提供支持,起不到類似于WAV和aiff那種通用性音頻存儲平臺的作用。目前可能唯一必須使用au格式來保存音頻文件的就是java平臺。
曾經輝煌 – VOC
當年創新公司(Creative,http://www.creative.com)的聲音卡成了PC平臺上的多媒體聲音卡事實標準的時候,VOC格式也跟同著成為了DOS系統下面的音頻文件格式標準。因為它是創新公司發明的音頻文件格式。當然,現在已經很少見到了。由于該格式屬于硬件公司的產品,因此不可避免地帶有濃厚的硬件相關色彩。這一點隨著Windows平臺本身提供了標準的文件格式WAV之后就變成了明顯的缺點。加上Windows平臺不提供對VOC格式的直接支持,所以VOC格式很快便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不過現在的很多播放器和音頻編輯器都還是支持該格式的,道理就跟au一樣:出來的早嘛!
記住你的聲音 - vox
這個格式比較特殊。Vox引申是voice的意思,表明了該格式專門面向語音音頻。它是由Dialogic公司(現已被Intel公司收購)發明的,使用ADPCM壓縮技術進行壓縮,主要應用于語音通信方面。由于面向語音壓縮,因此該技術專門針對低采樣律進行優化。該格式僅支持單聲道16位音頻,并達到了4:1的壓縮比(它將每個音頻有損壓縮為4個比特)。該格式最大的失敗在于沒有文件頭,無法在音頻文件中儲存相關的信息。如果你忘記了當初是以什么采樣頻率錄的音,那就是一場惡夢。這個文件格式最常見于一些利用互聯網進行語音通信的軟件,比如PC2Phone。主流音頻編輯器一般都支持這個格式。
在介紹了這么多音頻媒體格式之后,我們來看看下面的特點概括列表:
媒體格式
擴展名
相關公司或組織
主要優點
主要缺點
適用領域
WAV
wav
Microsoft
可通過增加驅動程序而支持各種各樣的編碼技術。
不適于傳播和用作聆聽。支持的編碼技術大部分只能在Windows平臺下使用。
音頻原始素材保存。
mp3(MPEG 音頻)
mp3
(包括mp2
mp1
mpa等)
Fraunhofer-IIS
在低至128kbps的比特率下提供接近CD音質的音頻質量。廣泛的支持。
出現得比較早,因此音質不是很好。
一般聆聽和高保真聆聽。
mp3PRO
mp3
Fraunhofer-IIS
CodingTechnologies
Thomson Multimedia
在低至64kbps的比特率下提供接近CD音質的音頻質量。
專利費用較高,支持的軟件和硬件不多。
一般聆聽和高保真聆聽。
RealMedia
ra, rma
RealNetworks
在極低的比特率環境下提供可聽的音頻質量。
不適于除網絡傳播之外的用途。音質不是很好。
網絡音頻流傳輸。
Windows Media
wma, asf
Microsoft
功能齊全,使用方便。同時支持無失真、有失真、語音壓縮方式。
失真壓縮方式下音質不高。必須在Windows平臺下才能使用。
音頻檔案級別保存,一般聆聽,網絡音頻流傳輸。
MIDI
MID
MIDI
RMI
XMI
MIDI Association
音頻數據為樂器的演奏控制,通常不帶有音頻采樣。
沒有波表硬件或軟件配合時播放效果不佳。
與電子樂器的數據交互,樂曲創作等。
Ogg Vorbis
OGG
Xiph Foundation
在低至64kbps的比特率下提供接近CD音質的音頻質量。開放源代碼,不需要支付使用許可費用。跨平臺。
發展較慢。推廣力度不足。
一般聆聽和高保真聆聽。
VQF
vqf
tvq
NTT Human Interface Laboratories
在低至96kbps的比特率下提供接近CD音質的音頻質量。
相關軟件太少。
一般聆聽。
MOD(Module)
mod s3m it xm mtm ult 669 等
Amiga和mod社區
音頻數據由樂器采樣和樂譜、演奏控制信息組成。
具體的文件格式太多影響推廣和使用。
一般聆聽。
Monkey‘s Audio
ape
Matthew T. Ashland
無失真壓縮。部分開放代碼。
由于是個人作品,使用上存在一定風險。
高保真聆聽和音頻檔案級別保存。
aiff
aiff
Apple
可通過增加驅動程序而支持各種各樣的編碼技術
一般限于蘋果電腦平臺使用。
蘋果電腦平臺下音頻原始素材保存。
au
au
Sun
Unix和Java平臺下的標準文件格式。
支持的壓縮技術太少且音頻數據格式受文件格式本身局限。
Unix和Java平臺下音頻原始素材保存。
voc
voc
Creative
對于目前的音頻技術來講,該格式已經沒有什么優點了。
與具體的硬件相結合因此沒有延續性。
淘汰。
vox
vox
Dialogic
面向語音的編碼。
文件格式缺乏足夠的信息,因此不適應作存檔用途。技術比較早期。
淘汰。
當然,無論一種音頻格式目前是否主流,在未來都有可能被新出現的更先進的技術取代。不過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音頻技術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成熟的、優勝劣汰的階段。那些沒有技術優勢的音頻格式將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掉,而存活下來的音頻技術由于技術性能方面已經非常接近且基本上不存在繼續發展的空間,將會努力從網絡功能和應用功能兩方面去吸引用戶并打倒競爭對手。因此,實力強大的商業公司在這方面有著充分的優勢。可喜的是由于開放源代碼運動的發展,我們在商業技術之外還可以有另外一個選擇。所以,音頻技術的發展可以肯定的是只會剩下一個商業公司的技術和一個開放源碼的技術并存。就像現在的操作系統之爭那樣。
作為一個音頻技術的用戶,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音頻格式是一個比較頭疼的事情。有些人趨向音質要求高;有些則需要豐富的附加功能。要做出自己的選擇,則必須首先搞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隨著中國電子政務的鋪開以及Linux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我們必須重視開放源代碼這一不可忽視的要素,否則由于選擇錯了音頻格式而導致隨后工作的推倒重來那可是嚴重的經濟損失。
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后能對目前繁多的各種音頻格式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并能正確地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音樂格式一覽
常見音頻文件格式有哪些?
音頻轉換第一步:了解音頻格式
如果不嫌累,這兒有最全的音頻格式詳解
【伊美姬音頻技術全書】- 【 音頻格式 】
常見音頻格式大盤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泉州市| 阿拉善盟| 聂拉木县| 二连浩特市| 桑植县| 汽车| 安岳县| 楚雄市| 汝城县| 青冈县| 景泰县| 日喀则市| 常州市| 紫云| 贡嘎县| 东城区| 台州市| 东光县| 沙田区| 龙里县| 宜黄县| 宁德市| 永年县| 临海市| 怀化市| 彭山县| 福州市| 万盛区| 竹北市| 德兴市| 石棉县| 瓮安县| 白银市| 冀州市| 金川县| 越西县| 中阳县| 阜阳市| 桦南县| 阿尔山市| 阆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