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艾灸基礎講義系列就是玄子老師之前在山藥公益課堂的講課筆記。由艾江山秀秀負責整理,老牛搬運到公眾號。更多艾灸知識可關注文末艾江山千聊直播間,每周最新艾灸課程持續放送。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家庭醫生~
一、頸椎調理
基本配穴:命門、大椎、風池、肩中俞。選擇其中2-3個穴位艾灸。
(一)風寒濕型
1、癥狀:頸肩、上肢麻木,有酸痛,以痛為主;有時頭部有疼痛感、頸部有僵硬感;怕寒、怕風;活動不利。
2、病因:督脈及膀胱經瘀堵。
3、取穴:以大椎為中心,在督脈和膀胱經上選穴。灸大椎穴后兩邊膀胱經上的穴位(阿是穴)都可以。
4、施灸過程中注意事項:
施灸中會有橫向的熱傳導感覺,到肩上或手臂上,一直到手上。有時疼痛感會有走動的跡象,例如灸大椎時,兩邊膀胱經一直走到肩上、手臂上、手上。這是一種好轉的反應,是身體在把寒氣、濕氣往手上引,引到手上井穴排掉就可以了。
(二)氣血虧虛型
1、癥狀:頸肩酸痛,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氣短,肢體麻木,乏力;體能方面偏低,有頭輕腳重的感覺。
2、調理方案:以助陽補氣為主。
3、取穴:腎俞、關元,頸部以大椎為主。
(三)痰濕阻弱型
1、癥狀:頭重如裹,頭暈目眩,頸肩或手臂有刺痛感,四肢麻木,精神狀態以頭重腳輕為主。
2、調理方案:上部分以泄為主,灸量一次比一次加大。第一次灸量一定要小,穴位的選穴上第一療程上少下多,后期再以上部分為主,下部分為輔。
(四)肝腎不足型
1、癥狀:眩暈;頭痛;耳鳴、耳聾;失眠多夢;頸部和手臂會有隱隱的痛感;肢體麻木;面部或耳朵有紅赤的感覺。
2、調理方案:以補肝腎為主。
備注:
1、以上四種情況請大家記住。還有基礎配穴,就是命門、大椎、風池和肩中俞。可以有自己的選擇。
2、關于耳鳴、耳聾的問題,如果是兒童,考慮是否先天腎氣不足,可灸命門、腎俞試試;如果是老年人,考慮是否有鼻炎、腎氣弱,可灸命門、腎俞、聽宮。
二、腰部調理
(一)腰椎調理
1、如果感覺腰部不適應先入醫院檢查拍片,得出腰椎第幾節出現問題的結論,再艾灸調理會比較有針對性,效果也好。
2、選穴:命門(位于腰椎第2節)、腎俞、大腸俞、腰陽關(位于腰椎第4節)。
(二)腰痛調理
1、寒濕腰痛
(1)癥狀:腰部冷、痛;靜臥時病痛不減;寒冷或陰雨天時痛癥加重;舌質較淡;舌苔為白膩苔。
(2)調理方案:溫補腎陽,灸局部穴為主。
(3)選穴:命門、腎俞,配腰部痛點,即阿是穴。
2、濕熱腰痛
(1)癥狀:暑濕、陰雨天癥狀加重,活動后癥狀減輕;身體困重;小便赤短;舌苔為黃膩苔。
(2)調理方案:補腎健脾為主。
(3)選穴:要注意脾經上的穴位,以灸透脾經的井穴-隱白穴為主。
3、瘀血腰痛
(1)癥狀:腰痛如刺,有固定的痛點,痛點不喜歡被碰到;白天癥狀輕點,晚上會嚴重;癥狀輕的仰臥時會有不便,癥狀重的不能轉、不能側。
(2)調理方案:補腎化瘀。
(3)選穴:灸透阿是穴為主。
4、腎虛腰痛(最常見)
(1)腎陰虛
癥狀:腰部隱隱作痛,腰軟無力,心煩,睡眠不好,口燥咽干,面色潮紅,手心足心發熱。
調理方案:補腎調肝。
(2)腎陽虛
癥狀:腰部隱隱作痛,要軟無力,有局部發涼的感覺,喜歡溫熱、按摩,遇到劇烈運動或勞累疼痛感加劇,臥下來痛感減輕,痛感反復發作,面色蒼白,肢體怕冷。
調理方案:滋補肝腎,以補腎陽為主。
選穴:腎俞、關元。
三、月經提前
(一)血熱型
1、陰虛血熱,灸三陰交、血海、地機、太溪。
2、陽盛血熱,灸三陰交、血海、地機、曲池。
(二)氣不攝血
灸氣海、足三里、地機、脾俞。
備注:
1、這里要運用到灸的補法和泄法。(比較復雜,暫不做解釋)
2、如果月經經常提前,可灸脾經上的隱白、血海。
四、月經推遲
可灸命門、關元、中極、歸來、三陰交。
五、乳房調理
重點強調以下幾點:
第一,乳房調理中容易燙傷,最好找人幫助施灸,這樣最安全。
第二,乳房調理分為催乳、通乳、豐胸和乳房下垂四種,這四種調理都要結合一些按摩手法。
第三,基本配穴為命門、腎俞、乳中、膻(dàn)中、乳根、中脘、三陰交。
第四,灸乳中穴一定要用懸灸手法,不要用灸盒。施灸中,艾條應垂直乳中穴,距離一定不能低于四指三寸,最好側身位灸,這樣更加安全。
(一)乳頭發黑型
1、癥狀:乳頭發黑,伴有痛經、行經不暢;經血暗黑、有血塊。
2、調理方案:暖宮活血。
3、選穴:命門、腰陽關、乳中、關元、中極、三陰交。
(二)乳房松弛、下垂、外擴型
1、癥狀:乳房質地松軟,下垂無彈性,外擴,無乳溝。
2、調理方案:補腎健脾。
3、選穴:命門、腰陽關、食竇、乳中、乳根、關元、太白。
每次選擇4-5個穴位施灸即可。
(三)小乳型(豐胸調理)
1、癥狀:乳房偏平、不飽滿,無峰型,無彈性。
2、調理方案:補肝腎、調脾胃。
3、選穴:命門配肝俞、脾俞、胃俞三選一,鷹窗、乳中、乳根、關元或太溪。
(四)乳腺良性腫塊型(乳腺增生、小葉增生)
1、癥狀:月經來潮時乳房脹痛,兩乳大小不一樣,質地較軟,有光滑的腫塊。患者多是脾氣暴躁,容易,常常情緒不穩定,時喜時怒。
2、調理方案:疏肝理氣,軟化腫塊(反復強調施灸安全性的前提下)。
3、選穴:命門、長強、阿是穴(即硬塊)不能超過2個、關元、三陰交、太沖、大墩。
在軟化腫塊的過程中重點是疏肝理氣,做好了會事半功倍。
專業調腫塊,會讓患者去醫院拍片,看陰影的面積,醫生給的腫塊的大小。經過2-3個月的調理,腫塊會慢慢變小、變圓滑。
針對乳房調理的四種方案,再次強調,關乎到安全的問題,在沒有真正嫻熟掌握艾灸的技術前,請把問題交給玄子老師或秀秀,由專業指導配出合理穴位和正確灸法,再灸。
六、產后調理
(一)產后虛弱
1、癥狀:氣血雙虛,頭暈,雙腿無力,胃納差,睡眠差,臉色蒼白,舌苔淡白。
2、調理方法:助陽補氣。
3、艾灸選穴:命門、腎俞、關元、沖陽。
強調:身體特別虛弱的穴位不宜多,需要循序漸進增加穴位,不能一味追求快,欲速則不達。當身體過于虛弱的時候,虛不受補,所以應從最簡單的開始灸。
(二)產后風
1、癥狀:畏寒、怕冷,遇冷風時汗毛會豎起來,容易打寒顫;神經緊張,對人、對事敏感度增加。
2、調理方法:補益肺腎。
3、艾灸選穴:命門、腰陽關、太淵、合谷、關元、太溪、太白。
(三)小產后調理
1、癥狀:四肢酸痛,腰部無力,畏寒,怕風,精神狀態差,臉色蒼白,舌苔胖。
2、調理方法:補益腎氣。
3、艾灸選穴:命門、腎俞、腰陽關、關元、中極、涌泉
七、痤瘡及痘痘調理
(一)胃腸型
1、癥狀:胃脹、口臭、便秘;痤瘡基本發于嘴周圍;舌苔白膩或偏黃。
2、調理方法:胃腸調理
3、艾灸選穴:命門、大腸俞、合谷、神闕、厲兌、隱白(選4-5個穴位施灸即可)。
(二)下焦寒濕型
1、癥狀:小腹寒涼,四肢畏寒,腰酸;女性常伴有婦科疾病,男性常伴有前列腺疾病。
2、調理方法:健脾祛濕。
3、艾灸選穴:命門、腰陽關或長強、曲骨或關元、陰陵泉、隱白或太白。
(三)青春期型
1、癥狀:痤瘡或痘痘經常發于全臉或后背、便秘。
2、調理方法:清肺疏肝。
3、艾灸選穴:命門、腎俞、太淵或少商、沖陽。
(四)便秘型
1、癥狀:痤瘡發于全臉,痘痘很大,容易成膿包。
2、調理方法:清腸降濁
3、艾灸選穴:命門、大腸俞、太淵或合谷、天樞、隱白或沖陽。
說明:更多常見癥狀調理方案,艾江山公眾號中就可查詢配穴方案。我們會定期推出公眾號文章,講解為什么這么配穴。同時,您也可以關注艾江山千聊直播間的每周艾灸專業課程。一起學習艾灸,做自己的家庭醫生~
(本講完)
關注艾江山千聊直播間
更多艾灸課程,每周持續放送
關注艾江山公眾號
學習艾灸知識,做自己的家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