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看今夜月,獨作異鄉人。
出自唐·張頒《別后寄友生》。此寫人在異鄉,望月懷友之情。
二、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出自唐·白居易《自河南經亂》望明月,思故鄉,人之常情,自然而然。明月只有一輪,四海之內,人人得而見之。“應垂淚”、“鄉心同”一語中的,質樸、真淳地道出了人類共通的鄉愁、鄉思情結,由此讓千古以降的人們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三、孤燈然客夢,寒杵搗鄉愁。
出自唐·岑參《宿關西客舍寄東山嚴許二山人》。這是運用修辭學上的拈連手法,通過由此及彼的拈連,將人在旅途的孤寂之情與聽見異鄉搗衣之聲而觸發的鄉思之愁巧妙而自然地表達出來。
五、故山歸夢遠,新歲客愁多。
出自唐·錢起《長安落第作》。此寫進士考試落第后抑郁的心情及其人在異鄉,故鄉難歸的痛苦之情。
六、故山迢遞故人去,一夜月明千里心。
出自唐·許渾《凌臺送韋秀才》。此寫故鄉難歸、故人又去的孤獨之情。“一夜月明千里心”,既表達了對故人的眷戀之情,更凸顯了對故鄉的懷念之情。
七、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出自唐·崔涂《春夕》(或作《春夕旅懷》)。子規(或作杜鵑),即杜鵑鳥。此詩句是表達詩人客居湘鄂時傷春思鄉之情。前句先以莊周夢中化蝶的典故,寫夢中自由飛舞而回鄉的快樂;然后再以“家萬里”的夸張手法寫“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孤寂之情,以之與化蝶回鄉之樂形成對比。
八、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出自唐·杜甫《登樓》。前后兩句配合,由樂景寫哀情,由登樓寫思鄉,將一個客蜀已五載又遭逢“萬方多難”的異鄉人的鄉國之愁強烈地凸顯了出來,讓人心有戚戚焉。
九、還家萬里夢,為客五更愁。
出自唐·張謂《同王征君湘中有懷》。家在萬里之外,所以回家只能在夢里;作客異鄉,五更不眠還在愁。此寫人在他鄉,思念故鄉而夜不能寐的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