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號在起航的時候號稱自己是永不沉沒的巨輪,這也有點像是《權力的游戲》。在第八季開播前做足了宣傳攻勢,從延期一年開始,到每集增加時長,再到開播前的一輪吊足觀眾胃口,都是一種強硬而自信的宣言。
《權力的游戲》第八季預告海報
但這并沒能改變這部神劇沉沒的結局,第八季第六集簡直就如同泰坦尼克號墜入海底前的斷裂,徹底了結《權力的游戲》的神話。
目前主要影視類評分網站分數都在持續下滑中,最終集爛番茄爆米花指數低至36%,豆瓣也掉到了7.2,和第一季的分數比起來有些恥辱。
請愿網站上發起了兩個項目,「請搖鈴修女跟著編劇大喊羞恥」已經突破20萬人,「重拍最后一季」突破百萬人。HBO現在還沒有對這兩項請愿作出回應。
在離開原著的依托后,編劇要創作出一個滿意的結局,的確是很困難的事情,如同世上所有的續作一樣,就算能像高鶚《紅樓夢》一般受到較多的推崇,也有更多口誅筆伐的聲音。
根據已有的設定對劇情未來走向提出合理的猜測,是一種有效的迎合原著作者邏輯的方式。《權力的游戲》是一部人物眾多、線索繁雜的巨著,但它的內在敘事邏輯非常的清晰,并且情節的前后有很強的聯系性和指向性。絕大多數優秀的敘事類作品都有這樣的特征,在開頭就可以對結局作出喻示。
暴君之輪的詛咒
像《權力的游戲》這樣龐大構造的作品,就像是一個小徑分叉的花園迷宮,迷宮中的路徑很復雜,走了不同的路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景致,而出口也并非是唯一的。
原作者通常可以通過景致最好的路徑,找到最圓滿的出口,當然也存在很多自己搞砸的那種作者。而進入到影視改編后,就算依照著原著,但作出的部分刪節和更改都導致了路徑的變化,從而出口變成了次等或是更三流的模樣。
《權力的游戲》最終季毫無疑問沒有找到很好的出路,但至少還不算最壞,主要原因是編劇還算勉強的抓住了第一季中呈現的隱喻,只是過分著力在制造情節性層面的重大反轉,漸漸忽視了敘事的發展節奏。
最后一集中有兩個重要情節,一個是龍媽之死,另一個則是布蘭登上不復存在的鐵王座,其實都是能找到一定的邏輯依據的。
首先來看看龍媽之死,《權力的游戲》本身就是有很強的歷史演義氣息,根據我們真實的歷史來看,一個被推翻的王朝的后裔想要復辟,基本來說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個政權可以成立,并在一定程度上擁有號召力和影響力,但是它沒有辦法真的再返光耀。
它被推翻必然是符合一定的歷史規律,而歷史是不允許重來的。龍媽提出了「暴君之輪」這個名詞,卻不曾料想過她自己也在這個宿命輪回之中,她的黑化和暴虐也是必然要發生的事情,小惡魔對雪諾說龍媽一路征途都是在打敗惡人,所以她覺得自己有辨識能力,她認為是惡的就一定是惡。
但是老話說得好:「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龍媽真正獲勝的原因是另一個歷史的真相,從來只有更惡的惡人可以戰勝惡人,只有暴力可以制服暴力。她贏得勝利的那一刻,就已經成了新的暴君。
龍媽也因此陷入了歷史的暴君輪回,像是她的父親瘋王、喬佛里一樣,最終被弒君者所裁決。
鐵王座的宿命論
相對于龍媽的結局,布蘭登上鐵王座像是一種意外,同時也是在第一季中就有所暗示的。第一季里布蘭被偷情的瑟曦和詹姆推下高塔,我們可以結合后續布蘭,以及史塔克家族的命運來重新看待這個情節。
首先塔就有一種權威的符號性指向,他從高塔墜落,也就暗示未來他也許將征服高塔。奈德·史塔克被任命為首相去往君臨,要調查的真相其實也就是瑟曦和詹姆的亂倫關系,這個時候布蘭體現出了一個預言性功能,他帶領觀眾率先看透這個秘密,同時也是故事中秘密的所有者。
斷腿之后他坐上了輪椅,如果說輪椅和鐵王座之間存在一個符號元素上的呼應,可能也有一點過度解讀。那么我們可以看看另一種更為可靠的呼應,拜拉席恩家族是七大王國的合法統治者,它的繼承人喬佛里出場時和布蘭的年紀相仿。
布蘭最大的優勢在于他不是長子,如果你八季看下來,你應該就能很明顯地感受到,這個故事對于擁有合法繼承地位的長子的刻薄,因為幾乎所有重要家族的長子都死于非命。
故事開始之前雷加·坦格利安就死了,史塔克的長子羅柏和肚里的長孫都死于紅色婚禮,拜拉席恩的長子死于紫色婚禮,葛雷喬伊家族三個兒子都死了。堅持最久的蘭尼斯特長子詹姆,最終也選擇了和瑟曦殉情。因此,作為雷加·坦格利安長子的雪諾始終也沒有獲得合法繼承權,最終流放長城,回到他的起點。
布蘭從長城之外歷經險境回歸,與龍媽在七大王國之外奮戰也有一定的對稱性設計。這是很容易忽視的部分,因為還多出了雪諾這樣一個角色,也有長城外歸來的情節設定,具有很強的迷惑性。但是布蘭和龍媽的對稱性更為豐富,例如被迫流放,他們都有一定的神秘主義力量,同時身邊親近的人逐漸死去。
從第一季里我們可以得知,這場「權力的游戲」四個主要玩家:坦格利安,拜拉席恩,蘭尼斯特,史塔克。其中拜拉席恩、蘭尼斯特和史塔克在七大王國這個「內部世界」中,而坦格利安的遺孤在「外部世界」流浪。如果把維斯特洛大陸在時代性設定上與我們真實的歷史作出一個呼應,很容易可以發現它比較接近中世紀,充滿了黑暗。
拜拉席恩以起義的方式推翻了坦格利安的統治,受到蘭尼斯特和史塔克的輔佐。而當蘭尼斯特替代了坦格利安之后,史塔克承載了這個起義的角色。最終,當坦格利安和拜拉席恩都作為前朝遺孤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后,蘭尼斯特開始輔佐史塔克繼續歷史的前進。
內部與外部的世界
在這樣一個德先生和賽先生尚未來臨的時代,我們可以把整個劇集,劃分出一個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對應,這是我們最快捷地認知整部劇集的方式。
維斯特洛大陸相對來說就是一個內部世界,它有較為開化的政權模式,比較發達的軍事技術,還有一定的知識儲備。
這個內部世界可以代表整個故事中的最高文明程度,所以人們居住在這個內部世界之中時,相對來說是安全的,而外部的世界是未知的部分,往往未知代表潛藏著的危機。
危機當然也意味著機會,比如我們的絕對主角龍媽,就是崛起于外部的世界。
盡管她流浪和征服的地方也存在文明,但無論是馬王的游牧民族,還是那些奴隸主的城邦,文明程度都是大大低于七大王國的。
對應這個外部世界的另一邊則是長城之外,那邊的危險也是逐步顯露,夜王和它的異鬼大軍慢慢逼近。
這也是「冰與火之歌」的兩部分,它們在最后一季得以重合,我們的主角,也得以從外部世界的兩端進入到內部世界,慢慢靠近它的最高象征——鐵王座。
外部世界的危險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神秘生物,我們總是會想象在未知的荒野里生存著可怖的怪獸,但那里同時也存在著象征神跡的瑞獸。
在「冰與火」的外部世界里,毫無疑問的存在著兩種神秘生物,分別代表著坦格利安家族和史塔克家族,那就是龍和冰原狼。而正好是在龍和冰原狼這里,就暗藏了整部劇集的最終結果。
龍和冰原狼的暗示
這兩種生物我們真的很難判定誰是祥瑞誰是災難,但是很明顯在進入內部世界后,它們的力量在消減,或說不適宜這個內部世界。
比如三只龍最終只剩下一只,就是很好的證明;而冰原狼在第一季就已經命途各異,不是死了就是流亡荒野。
我們總會把龍的命運和龍媽的命運,以及六只冰原狼喻示史塔克六個子女的命運聯系起來。這也是編劇的一種迷惑性的創作策略,它們必然不如《紅樓夢》判詞一樣精準預示,但在很多時候和自己的主人存在似有似無的聯系性。
因為龍媽前面已經說過了,這里我們就重點說下冰原狼,它大概可以像甄寶玉、賈寶玉一樣判斷出兩種情況——真假史塔克。
在六個子女里,三個是真的史塔克,三個是假的史塔克,或說拋棄了原初身份的史塔克。羅柏作為長子自然是真的史塔克,珊莎最終繼承了臨冬城王位,并保持了北境的獨立,她也是真的史塔克。而第三個真史塔克,則是早夭的瑞肯,他作為人質被困在臨冬城內,他的身份價值也就來自于血統。他們三個的冰原狼有相似的下場,被敵人在毫無還擊可能性的情況下殺死,如同他們的父親。
雪諾是假的史塔克這個在他真實身份揭曉后也無需贅述,他的冰原狼活到了最后,也繼續在陪伴他。布蘭的冰原狼為了保護它而戰死,他后來成為了三眼烏鴉,自然是跳脫出了史塔克。
艾莉亞的冰原狼在第一季因為咬傷喬佛里,被她偷偷放走,在后來她們有過一次重逢,但最終冰原狼還是回歸荒野。在艾莉亞成為無面者后,其實也是失去了本身史塔克的身份。這三只冰原狼都是在主動守護自己的主人,最終只有雪諾的冰原狼存活,大概也代表了奈德·史塔克終于完成對妹妹的承諾,成功保護了她唯一的兒子。
所以不用一一對應每個史塔克與他們的冰原狼的命運關系,畢竟冰原狼在劇中所著的筆墨并不算太多,尤其是那些過早離場的。這種聯系是可以解讀的,但也如同世間的萬有引力,存在且微弱。
在推選布蘭成為國王的時候,有點像是這個大陸文明程度又前進了一步,有了一點點古希臘民主的感覺。
小惡魔說了一番話,也代表了主創的一點點心聲,他說只有故事是推舉一個人成為國王的決定性因素。
對于我們觀眾來說也是如此,是故事,使得《權力的游戲》走上神壇,但最終很可惜也是故事,讓它落下神壇。
《權力的游戲》從第一季開始建立起一種觀眾的信賴感,那就是劇情的變幻莫測。敘事的波瀾像是一種吸引力法則,越猜不到會發生什么,會讓人想接著看下去,有些類似一種受虐心理。
它曾經嘗試著制造矛盾,例如珊莎與龍媽的對立,但這些矛盾最終在內部自我消解,從未外化成超乎人控制的劇情走向,呈現出一種徹頭徹尾的疲態;它也曾經成功地制造驚喜,比如史塔克被砍頭,但到了最后,這種驚喜逐漸變成了乏味,艾莉婭刺殺夜王、龍媽發瘋、雪諾拒絕王位,就連龍摧毀了鐵王座,沒有人真正的坐上去這一點反類型設計,都因為太過于以「反常」作為第一目的,而讓人覺得乏善可陳。
大家已經習慣接受它制造的驚喜,這種驚喜超脫了類型與反類型的雙重套路,開拓了出不同于影視劇的敘事脈絡,依托于真實歷史規律的框架,又有宏大的文學性邏輯作為支撐,所以讓我們愛不釋手;但到了第八季,這種驚喜,已經在不斷的「反常」中,失去了人物弧線的支撐,也就因此失去了觀眾的信賴感。
這種信賴感的流失,比任何一個情節的失誤,都要致命得多。
因為,當一個故事失去了觀眾的信賴感,那它就等于沒有了聽眾,而傳奇,正是因為有了聽眾們的傳頌,才得以成為傳奇。
但是換個角度看,《權力的游戲》反倒是因為這種被口誅筆伐的爛尾,而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大家都不滿的那種「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