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書法的最佳傳人,被譽為“唐代第一...
“二王”書法的最佳傳人,被譽為“唐代第一草書”,1000年來沒人能超越!
在書法界有著這樣的說法,那就是“自學書法等于自殺”,很多人說這是危言聳聽,其實不然,我們看書法史上任何一個大書法家基本都有著名師指點,再加上勤奮的努力最后才卓然成家的。
王羲之幼年隨父親學書,得筆法之妙,后來追隨姨母衛夫人,王氏家族成員皆是如此自不必說,后來的張旭、顏真卿、懷素等人也皆是受到了名師指點,才算真正領會筆法真諦,宋朝的黃庭堅入門的老師是周越,后來見到了唐人的真跡之后才發現自己的字比較“俗氣”,米芾在蘇東坡的指點之下,開始學習晉人,面目才為之一變……
書法與武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沒有高明的老師指點,很難領會真正的絕技,當然也有例外者,靠自己的體悟和天分也能別出機杼,而流傳后世的。
它就是孫過庭。
孫過庭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沒有人可以撼動,他是“二王”筆法最優秀的傳人,沒有人能比得上他。這話不是我說的,是米芾說的。
孫過庭的籍貫目前存在爭議,有人說他是浙江人,也有人說他是河南人,我們且不做考證,他的最偉大的成就是寫了兩卷《書譜》,無論是書法還是理論,都是巔峰之作。
孫過庭做了一些小官,比如參軍什么的,類似于現在的秘書之類的工作,史書上說他:胸懷大志,博雅好古。
他是書法史上極少數自學成才的大書法家,在書法方面,他專精極慮達二十年,畢生精研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最后達到了極為高明的地步。
大詩人陳子昂在《祭率府孫錄事文》中說:
“元常既歿,墨妙不傳,君之遺翰,曠代同仙?!?br>元常指的是漢魏時期的鐘繇,陳子昂說孫過庭的書法能比肩與鐘繇。這是一個極高的贊譽。
提到孫過庭,就不能不說《書譜》。
大書法家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說道:
“孫過庭草書《書譜》。甚有右軍法。作字落腳,差近前而直,此過庭法。凡世稱右軍書,有此等字,皆孫筆也。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
米芾肯定了孫過庭在書法史上的地位,說他的草書完全來自于“二王”,唐人學習“二王”的書法家,沒有能跟他比肩。
我們今天通過高清大圖看《書譜》,就能發現其藝術價值的高超,除了繼承之外還有創新,《書譜》筆法之精妙體現在每一個筆畫的細節之上,正如孫過庭所說:變起伏于鋒杪。
這就是書法極高超的一個境界,通過學習孫過庭的《書譜》,達到了領會“二王”筆法的目的,成為了唐人以人們學習草書的共通追求。
如今,我們采用超高清的宣紙打印技術,按照1:1的比例,復制還原出了孫過庭《書譜》的原作,達到了跟真跡毫無差別的狀態。
臨摹此長卷,方能真切體會到了古人的用筆之妙。
欲購此卷,請點擊下面“看一看”惠購: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