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春,除了踏青的人成海,這花開也成了海,各種賞花攻略也堪稱是爭奇斗艷。賞花究竟哪家強?西安最美櫻花、西藏桃源秘境、深圳黃花風鈴木,紛紛表示錯過再等一年。不過家有寶寶小編表示花兒明年還會再開,但如果春天錯過這個黃金時期,對于寶寶來說就真的是錯過就差距一年!在這個“大長腿”盛行的時代,把握住寶寶一年的黃金生長期,“高人一等”不是夢!
女孩身高(CM)=(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3)÷2±7.5cm
男孩身高(CM)=(爸爸身高+媽媽身高+13)÷2±7.5cm
根據身高預測公式來看,遺傳因素確實對身高產生了很大影響,但并不絕對。公式后面的小尾巴——±7.5cm,表明后天因素對于身高的影響,也就是說,如果能夠抓住生長高峰期,身高可以多長15CM!
春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人源起自然界,理所當然地也受這樣的自然法則影響,新陳代謝加快、生長激素分泌增多。寶寶春天的身高增長速度是秋天的2~2.5倍。所以,3~5月份是寶寶一年的黃金生長期。沒錯,就是現在。根據WHO的調查顯示,這3個生長黃金月份中,5月份是寶寶長得最快的時候,平均可以達到7.3mm!而最慢的10月份,平均只有3.3mm。
1、營養因素——多樣化的飲食
充足的營養是寶寶生長的能量來源,骨骼生長的鈣、VD等其他微量元素都是通過食物中攝取的。如果營養不足以給骨骼生長提供支持,那么身高增長自然就會變得緩慢。寶寶每天都需要補充谷物、肉類、蔬果、奶制品。魚蝦類、豆制品、奶制品、蔬菜類這些高鈣食物要特別注意補充。另外,寶寶出生后2周每天都需要補充10微克(400IU)的VD,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食用VD補充劑來達到需求。
2、睡眠因素——作息規律早睡早起
充足的睡眠同樣對身高影響深遠。絕大部分的生長激素是在晚上熟睡狀態下分泌的,深睡眠的時間越長,那么生長激素的分泌就越活躍。1~2歲寶寶每天睡眠時間在11~14小時,3~5歲寶寶在10~13小時,6~13歲寶寶應該在9~11小時。但并不是說只要睡滿就可以,每天晚上9點~凌晨1點、早上5點~7點是生長激素分泌達到峰值的時間段。所以,不僅要保證睡眠時間足夠長,而且最好在晚上8點半,最遲不超過9點半的時間上床入睡。
3、運動因素——戶外活動不能少
運動鍛煉是可以促進生長激素分泌的,而且陽光也能夠促進VD的生成,幫助鈣的吸收。每天有一定的運動量對于長個兒很有幫助。3歲前的寶寶,每天多爬爬、多翻身、多走走、多玩玩都是非常適合的運動。大一些的寶寶,做一些跳躍運動、拉伸運動都是極好的,比如摸高、跳躍、跳繩、籃球、引體向上、游泳、伸展體操等等。而且,春天來了,不出去看看從冬眠中蘇醒的世界嗎?郊游、踏青也是寶寶運動的方式。
4、情緒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圍
如果寶寶長期處于緊張壓抑的狀態,就可能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家長聽說過一個詞兒嗎?精神剝奪性矮小,就是因為情緒不佳而導致長不高。家長不要用打罵、恐嚇、威脅的方式教育寶寶,盡量不要在寶寶面前夫妻爭吵,有空就多陪陪寶寶。想要“大長腿”?想要“姚明高”?一個寬松和諧的成長環境也很重要。
1、不要亂吃所謂的長高補品
有家長不惜大價錢買來補品給寶寶吃,這些所謂的長高補品,絕大部分的效果并不明顯,甚至還會使得寶寶性早熟,反而縮短了生長期。藥補不如食補,家長應該注重的是寶寶的日常飲食,最好的營養補品就是那些菜飯吶。
2、不要運動過量
運動可以刺激腦骨骺板和垂體分泌生長激素,但過量的劇烈運動會導致生長激素分泌受到抑制,影響長高。在春季,寶寶的運動應該以伸展性運動為主,負重性運動適量不要過多,運動也是講究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嘛。
談到身高,家有寶寶小編聽得最多的就是: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但越來越多的栗子正在告訴我們遺傳并不能完全限制身高的發展,后天因素更加重要。
圖片源自網絡。
家有寶寶,接地氣的科學孕產育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