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嚷嚷中有多少人依舊堅持自我;起起浮浮中有多少人仍然不忘初心。處紛擾塵世,為人為事,惟賢惟德。自孔子提出:仁、義、禮、智、信。為君子行為之準則,立世之本心。佛家以靈山為天下僻靜之所。道家以極樂為四方清凈之地。身處浮世,安身立命,亦需要一方凈土。 凈土者,躬行也。路遙說:勞動一方面為我們生存的條件,另一方面也是我們升華思想的一中途徑。"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人的注意力在高度集中下,則是人生凈土時。萬事躬行,人生充實富足亦靜逸安然 凈土者,隨心也。楚狂人舞于路,視人皆高歌而唱曰:鳳兮鳳兮,何德之哀?往者不可諫,來者不可追。陶淵明于隨心亦有感悟。在《歸去來兮辭》中其曰: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體現了他為人為事需安于內心,雖功名不可使其改,既利祿不可動其心。"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遇事隨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事不存心,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 凈土者,世偏浮而吾獨正;凈土者,世污濁而吾獨漣。生于紛亂,立于本心,如是而已。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臺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系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