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這8項,輕松開展柑橘保花保果工作
1、促控施肥,平衡營養
(1)保果做到主動化,提高坐果率。根據柑橘結果各個時期所需肥的特點補充關鍵營養元素+植物調節劑,使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處于平衡狀態。
(2)樹盤沖施:建議春梢萌動前后用平衡20-15-20水溶肥3-5公斤每畝+腐殖酸類水溶肥200倍沖施,謝花后用高鉀15-6-32水溶肥3-5公斤每畝沖施。
(3)葉面噴施:
第一次,春梢萌動2-10毫米:海藻酸或氨基酸+NPK平衡型,補充養分、壯梢保葉促花、抗凍防寒。
第二次,花蕾期,開花前5-7天:海藻酸或氨基酸+高磷+硼,補充幼果形成關鍵營養(有機質、磷、硼、鎂、鋅)。
第三次,保果(謝花6成以上):海藻酸或氨基酸+高磷+硼+赤霉素,補充幼果形成關鍵營養(有機質、磷、硼、鎂、鋅)。
第四次,保果(15-20天后):海藻酸或氨基酸+高磷鉀+赤霉素,補充幼果膨大關鍵營養(有機質、磷、鉀)。
第五次,保果(4月中下旬):磷酸二氫鉀300倍+鈣肥,促幼果膨大,防裂。
2、保葉增花
俗話說,紅花需要綠葉襯。柑橘花期管理,同樣需要健壯、足夠的春梢來保果。因此栽培上必須采取各種措施,擴大葉面積,延長葉片壽命,提高光合效能,以增加著果率。一般認為寬皮柑橘類的葉果比為20-40:1,葉面積指數一般以5-6較為適宜。
3、合理疏花疏果與修剪
(1)目的: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矛盾。以疏求保,減少營養消耗,提高坐果率。
(2)對象:開花結果樹。
(3)對多花樹:疏除部分無葉的“串串花”、“繡球花”,過密的無葉花,減少花量,節省營養消耗,提高坐果率。對結果大樹在樹冠外圍中上部花后打20-30個剪口(煙頭粗)。促發一批新梢,使花梢平衡。
(4)對花量適中,新梢較多的樹:以疏梢為主,從基部疏除樹冠外圍直立旺長的簇生枝、叢生枝,保留少量下部的新梢。
(5)少花樹:縮剪樹冠外圍中上部去年結果后的衰退枝組,打開光照,確保內膛枝組結果。以花帶頭,剪去花前梢。
(6)幼年結果的多梢樹,要一剪二抹,培養枝條,整形。
(7)無花樹:按照春剪要求進行。
(8)蕾期修剪原則:疏果不如疏花,疏花不如疏蕾,疏蕾不如疏梢。
4、及時排灌與控梢
(1)及時排灌:注意干旱及時灌水,多雨季低洼平地清溝排漬。
(2)控春梢:旺長樹抹除過多的春梢,非旺長樹對春梢摘頂。
(3)控早夏梢:成年果園營養生長較旺盛, 早夏梢全部抹除,在夏梢長至2-3厘米時全部抹除,抹除后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150-300倍,噴2-3次。
5、防治病蟲
(1)主要害蟲:木虱、蚜蟲、 薊馬、花蕾蛆、紅、黃蜘蛛,粉虱、惡性葉甲等。
(2)主要病害:瘡痂病、炭疽病、沙皮病、潰瘍病、灰霉病等。
(3)化學防治:
第一次,春梢萌動2-10毫米:15%苯醚甲環唑·15%丙環唑或30%甲硫·吡唑嘧菌酯+48%毒死蜱+70%吡蟲啉或5%啶蟲脒+40%噻唑鋅(潰瘍病);
第二次,花蕾期,開花前5-7天:70%丙森鋅或80%代森錳鋅+48%毒死蜱+70%吡蟲啉或5%啶蟲脒+40%噻唑鋅(潰瘍病)+20%乙螨唑(紅蜘蛛);
第三次,保花保果(謝花6成以上):48%苯醚甲環唑·嘧菌酯或30%甲硫·吡唑嘧菌酯+1.8%阿維菌素+70%吡蟲啉或5%啶蟲脒+40%噻唑鋅(潰瘍病);
第四次,保果(15-20天后):48%苯醚甲環唑·嘧菌酯或30%甲硫·吡唑嘧菌酯+48%毒死蜱+70%吡蟲啉或5%啶蟲脒+40%噻唑鋅(潰瘍病);
第五次,穩果(筷子大小):70%丙森鋅或80%代森錳鋅+40%噻蟲啉。
6、環割保果
不提倡。只用于多年不結果樹、營養旺盛花量少的植株,如酸橘頭植株,適當環割可達到保果保樹的目的。
7、其他措施
(1)園地覆蓋:覆蓋稿桿、或間種綠肥,以降低保濕,改善柑橘園的小氣候。
(2)拉枝扭梢:拉平直立枝、扭傷旺長枝。花期放蜂、雨后搖花。降溫增濕。
8、植物生長調節劑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柑橘保花保果上的運用。一般使用赤霉素+蕓苔素內酯,推薦使用海藻酸+赤霉酸,其中優質海藻酸富含活性有機質,甘糖醇、天然植物生長調節劑等,特別適合倒春寒陰雨天氣保花保果期使用,壯梢壯花、幼果轉綠快、迅速分大小果、幼果均勻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