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
晉城市共破獲
網絡電信詐騙犯罪案件130余起
抓獲嫌疑人107名,
止付、凍結賬戶1748個
合計金額2748.3萬元
愛情騙局“殺豬盤”
編造溫柔陷阱
什么是殺豬盤?殺豬盤,是業內的行話。受害者被稱為“豬”,培養感情的過程叫“養豬”,到了最后收網騙錢就叫“殺豬”。殺豬盤屬于交友類詐騙中的“精準詐騙”,網絡上知名的“賣茶女”也屬于這一范疇。
民警告訴記者,犯罪分子會在各大婚戀網站、交友平臺搜集用戶信息,直接在諸如珍愛網、百合網等網站上摸查用戶的“理想型”對象,然后根據目標,制定一套話術、進行形象包裝,針對特定的個人實施獨特的詐騙方案。
“‘殺豬盤’套路說穿了很簡單,但人在其中,很容易被沖昏頭腦。”民警介紹,一般來說,犯罪分子首先要尋找目標,目標大多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人士。然后,通過每天噓寒問暖、關懷備至逐步與受害人確定戀愛關系。第三步,“戀人”就會慫恿受害人投資,在犯罪分子自制的平臺上先少量投入,并讓受害人小賺幾筆,當受害人嘗到甜頭之后,往往會大量投入,但是等待受害人的往往是平臺資金已經被凍結,等受害人再找自己的“戀人”時,“戀人”已銷聲匿跡。
民警提醒
總結來說,“殺豬盤”慣用套路就是,從陌生人到私加好友(找豬);從無話可說到無話不說(喂豬);從普通聊天到教你“投資理財”(養豬);從存有積蓄到傾家蕩產(殺豬)。
如何防范“殺豬盤”?“其實詐騙萬變不離其宗,犯罪分子最終的目的就是大家口袋里的錢。”民警提醒,凡是涉及金錢就要謹慎,單身朋友們不要輕易相信網友說的“穩賺不賠”、“低成本、高回報”之類的投資賺錢謊言,凡是涉及金錢往來,一定要提高警惕,并與身邊親朋好友多溝通、多詢問,防止落入騙子的“圈套”。
今年7月12日
城區公安分局抽調精干力量
由網安部門牽頭成立了
打擊網絡電信詐騙犯罪合成作戰專班
專班成立后
在省公安廳開展的“清源”行動中
輾轉五省十二市
成功搗毀3個兼職刷單詐騙窩點
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
扣押贓款50余萬元
涉及全國各地24000余名受害人
涉案金額累計480余萬元
詐騙方式“跟潮流”
網絡刷單盯上兼職者
很多網店為了吸引顧客的注意力、刷高店鋪信譽以及沖擊銷量指標,會采用大規模“刷單”的做法。所謂“刷單”,就是賣家雇傭“刷客”扮演顧客,用虛假的購物方式,幫助賣家提高商品銷量和信用度的數據,并且填寫虛假好評的行為。
據城區公安分局打擊網絡電信詐騙犯罪合成作戰專班一位民警介紹,近年來,許多騙子也悄悄盯上了這塊領域,他們用高額回報作為誘餌,借鑒真實刷單的工作流程進行詐騙,等被雇傭的“刷客”完成刷單交易后,他們會以系統故障、網絡延遲等五花八門的借口,要求“刷客”多次匯款從而進行網絡詐騙。
今年10月25日,城區公安分局接到了家住城區某小區的90后女孩兒小冉(化名)報警。小冉稱,10月24日,她收到一封邀請她參加網絡刷單的郵件,平時工作較清閑,本身就喜歡網絡購物的小冉就按郵件里留下的聯系方式,添加了對方QQ,準備“掙點零花錢”。
之后,小冉按照對方的要求在某電商平臺進行了刷單,第一單刷了110元,很快收到了5元返利。但是,從第二單開始,對方就告訴小冉,這種刷單行為必須完成好幾個任務后,才能收回墊付的資金,不斷要求小冉刷單,而且一單金額比一單大。等小冉按照對方要求完成所有任務后,對方又稱任務單在進行中卡住了,需要重新激活窗口,完成雙重任務后才能返還資金。小冉這時才感覺不對勁兒,選擇報警后,她已被騙走28600元。
民警提醒
大家被“輕松獲得高報酬兼職機會”找上門時,需謹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千萬不要輕易相信。需要注意的是,“網上刷單”行為本身已經具有違法性,按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刷單、炒信、刪差評這類行為都將受到法律懲處。
同時,市民在尋找網上兼職時,一定要注意個人信息安全,不要輕易泄露自己的支付賬號、銀行卡、身份證、手機號等相關信息,保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如果不慎被騙,要注意及時止損,并收集好證據,例如聊天記錄、交易流水、聯系方式等信息,并第一時間報警。
向特定人群“撒網”
網絡貸款詐騙頻發
今年9月18日,家住市區的白領小張(化名)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某金融公司客戶經理,可代辦貸款。
由于個人原因,小張急需貸款,便和這位徐姓經理互加了微信好友,并點擊下載了其發來的“**惠普APP”,還根據提示實名注冊并填寫了貸款申請。這時,“徐經理”開始誘導小張,稱如果想快速放款,小張要繳納8%的手續包裝費。于是,著急用錢的小張分兩次給“徐經理”轉了3000元“包裝費”。可沒想到,交了“包裝費”以后,小張再也無法聯系上“徐經理”。
第二天,又有陌生人通過微信加小張好友,對方自稱“徐經理”的同事,由于“徐經理”微信被封,再加上小張貸款申請填寫有誤等原因,讓小張再繳納5000元保證金,才能收到貸款。小張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于是立即報了警。
民警提醒
“這種貸款詐騙也是近年來十分常見的‘套路’。”城區公安分局打擊網絡電信詐騙犯罪合成作戰專班一位姓左的民警向記者介紹,這種貸款詐騙對象已由普遍撒網轉變為向特定人群作案,不法分子針對有特定需求的人群推出主動服務,利用人們急于求成的心理進行詐騙。
“所有交易過程全都在網絡上進行,打擊難度大。”民警說,在傳統的詐騙犯罪過程中,受害人上鉤后,不法分子會通過電話指揮受害人到就近的銀行或自動取款機上轉賬匯款,而現在隨著網絡技術的發達和網銀轉賬的便捷,不法分子所有作案過程全部通過網絡完成,甚至還有不法分子制作虛假網站,讓受害人直接登錄,需要辦理貸款的能看到自己辦理貸款的申請信息,需要投資理財的能親眼看到“投資產品”的盈利情況等,更增加了其可信度,讓許多人防不勝防,也給警方的偵破制造了很大難度。
城區警方根據大量的網絡電信詐騙案
結合辦案經驗總結了以下“10個凡是”
提醒廣大市民如何遠離網絡電信詐騙
牢記“10個凡是”
遠離網絡電信詐騙
凡是網絡交友涉及金錢交易(賭博、投資等)的,一律不要輕信
凡是領導、親屬等熟人通過QQ、微信、短信要求您匯款或付款的,未經您親自核實的,一律不要輕信;
凡是“公檢法”部門在電話中要求您配合調查并匯款到“安全賬戶”的,一律不要輕信;
凡是“淘寶客服”“京東客服”“航空公司客服”等電話或短信告知您訂單異常的,一律不要輕信;
凡是在網絡(QQ、微信)或短信上向您發送網址鏈接或付款二維碼的,一律不要輕信;
凡是網絡上代辦信用卡、代辦貸款索要“回扣”、“包裝費”、“手續費”的,一律不要輕信;
凡是網上兼職刷信譽賺取高額報酬的,一律不要輕信;
凡是陌生人需要您提供銀行卡(信用卡)信息、短信驗證碼的,一律不要輕信;
凡是非正規銀行發售的高息(超10%)理財產品,一律不要輕信;
凡是電話或短信告知您,您家人被綁架或出車禍的,不要求您現場核實而要求匯款的,一律不要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