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博物館藏《商山四皓會. 昌九老圖》 紙本水墨 30.7cmx238cm 。
此幅圖是由《會昌九老圖》和《商山四皓圖》合并起來的,敘述的是二個故事,描繪秦末高士東園公、甪里、綺里季和夏黃公四人避亂隱居中商山的故事,以及唐朝時,由胡杲、吉玫、劉貞、鄭據、盧貞、張渾、白居易、李元爽、禪僧如滿等九位七十歲以上的友人在洛陽龍門之東的香山結成“九老會”之故事。
四皓、九老或觀棋,或遠望,或拄杖,或會友,完全是宋朝時文人家居生活的寫照。
本卷入清宮重裝時中間以黃綾隔水斷開。整幅作品筆致纖弱工謹,清秀典雅,取材于隱居生活、文士會友,與士人畫關系密切。
本圖畫風技法近于南宋牟益,故成畫時代當在南宋,舊題李公麟作不可信。歷代畫目著錄和流傳后世的“商山四皓圖”、“會昌九老”圖繪多為單繪,遼寧博物館所藏為合卷,將商山四皓與會昌九老故事作為一個共同的題材而加以描繪,忽略了近一千余年的歷史間隔。
這一創意確實比較罕見,但由之亦可看出,這兩個故事早在宋時就已經非常深入人心了,所以也才有將兩種題材合并為同一的創繪。
李公麟是北宋時期著名畫家,北宋畫的代表人物。他是安徽舒城縣人。宋神宗熙寧三年時中得進士,他博學好古,擅長做詩書畫,對鑒別古器物頗在行。
尤以繪畫著名,所畫題材眾多,無所不精,被譽為“宋畫中第一人”。后李公麟得了風痹之病而辭官隱居。他的白描畫在當時已達到登峰造極,北宋《宣和畫譜》中對他有著極高的贊譽。蘇東坡稱他“其神與萬物交,智與百工通”。他一生勤奮好學,他一生作畫無數,畫風有吳道子,王維,韓干等集諸家之長,融匯貫通,自成一家,后人尊稱其為第一大手筆,百代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