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這種有意為之的“虛”,便是主動給生活里“留白”。
1
兩人對酌山花開, 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來。 唐|李白《山中與幽人對酌》
2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愚者愛惜費,但為后世嗤。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兩漢|佚名《生年不滿百》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唐|惠能《菩提偈》
3
窮達皆由命,何勞發嘆聲。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 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 五代|馮道《天道》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 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 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 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宋|王安國《清平樂·春晚》
遇見是緣,懇請點個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