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哥的第 1444 次原創
最近有部劇意外爆火—《山河令》。
我相信不少女性觀眾都在追,因為后臺讓我寫寫這個話題的粉絲都是女粉絲…
目前在豆瓣上已有22萬觀眾打出8.6的高評分,已經確定了自己的“爆款”地位。
事實上,《山河令》是一部幾乎零宣傳、無大牌明星的小制作劇集,但最終卻達到了“爆炸”的效果。
So, what’s happening?
其主要原因在于這是部“耽改劇”。
是不是不懂?
這個“耽”就是“耽美”、“改”是“改編”,“耽改劇”的意思就是“從耽美小說改編的電視劇”(TV drama adapted from a BL novel)。
《山河令》改編自晉江平臺的耽美題材網文《天涯客》,而這種“耽美題材”最顯著的特征就是“雙男主”(double leading actors)。
比如此前大火的《陳情令》走得也是這個路子。
之所以目前這種耽美劇大火,主要還是為了迎合市場的喜好。
因為追劇大軍的主力還是女性,而“耽美話題”對女性有天然的吸引力。
哦,剛才說“追劇大軍”還是不準確的,對于喜歡“耽美劇”的觀眾而言,不叫追劇,叫“磕劇”(be obsessed with a TV drama)。
這里就得科普一下“耽美”的含義。
“耽美”一詞來自于日文(たんび,發音:tanbi),中文讀音:dān měi。
“耽”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拖延,比如“耽誤”、“耽擱”;另一個意思是沉溺、迷戀,比如“耽于幻想”。
“美”就是指美好的、唯美的、浪漫的事物。
所以“耽美”字面意思為“沉溺于唯美、浪漫的事物”(be obsessed with something beautiful)。
個人感覺這個詞編得很好,一下子就能讓圈外人把握其要義。
日文中的“耽美”指“唯美主義”,這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
而在中國,“耽美”是“耽美作品”的簡稱,就是指“男男愛戀”,用英語說就是 boy’s love,簡稱 BL,網友為了躲避審查,把它戲稱為“社會主義兄弟情”。
這里請區分另外一個概念:bromance。
這個詞由兩個部分構成,brother(兄弟)和 romance(浪漫),乍一看好像跟 boy’s love挺像的,但是有質的區別。
根據詞典釋義,bromance 指兩個男子間親密但又 nonsexual 的一段情感。
所以,bromance 可以翻譯為“好基友”,類似“鐵哥們”、“好兄弟”,跟“耽美”沒啥關系了。
剛才說了,女性群體是這種“耽美劇”的主力軍,而這個群里也有一個專門的術語:腐女。
普通觀眾是“追劇”,腐女是“磕劇”,“磕”這個詞用得很好,直接把“上癮、上頭、沉溺”(be obsessed with)的概念一針見血地指出了。
腐女們一旦磕上耽美劇,就會深度上癮,停不下來,看什么都是腐的。
“腐女”也是一個日文詞(ふじょし,讀音:fujoshi),指喜歡“耽美”(BL)的女性。
“腐”在日文有“無藥可救”的意思,一開始被人拿來嘲諷無可救藥的意淫幻想,后來腐女們干脆拿來自嘲,就慢慢成為了一個穩定下來的中性用詞。
她們不但熱衷于耽美小說、動漫與電視劇,在大街上看到并排并走路的倆帥哥,哈喇子就流下來了…
“腐女”從字面翻譯成英語是"rotten girl",但要打引號,還得加以說明,否則老外不太理解。
有一個詞比較合適,叫 fangirl,老外都懂,定義為:
a female fan, especially one who is obsessive about comics, movies, music, or science fiction.
譯:女粉絲,特別指癡迷漫畫、電影、音樂、科幻作品的女粉絲。
所以,fangirl 可以翻譯為“女性狂熱粉絲”,但這個詞比較泛,“腐女”一定是 fangirl,但 fangirl 不一定是“腐女”。
說實話,今天這個話題不好寫,主要我也不是專業人士,所以本文定位僅為大眾科普,不對任何概念做道德評判或詳細展開。
如有說得不妥的地方,請圈內人士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