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點皴——有人稱之為:豆瓣皴、刮鐵皴,也是中國山水畫常用皴法之一。北宋李成的皴法中也加有雨點皴,但真正的鼻祖應(yīng)是范寬、燕文貴。歷史上常用雨點皴法的畫家甚少,直至清代的龔賢在雨點皴法上有所體悟和發(fā)展,當(dāng)代某些畫家在使用過程中有所創(chuàng)新。
此皴法的特點:用中鋒畫外輪廓,禿筆沿著山石的形態(tài),由上向下皴行筆,且行筆要短,干濕相間,筆墨要質(zhì)樸厚重,密點攢簇,參以“刮鐵”的筆道,不可只用干筆或濕筆,否則就會沒有層次感,缺乏渾厚潤澤之感。它的染法與其他皴法的染法有所不同:渲染用筆與皴法用筆相同是點出來的,只是含水分要多,局部甚至出現(xiàn)流痕。
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