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者,牧云樓也,山東沂水人氏。常書法,偶篆刻,專攻山水,取法宋元,師法自然。為求畫藝曾南下錢塘、北上京華,受教于諸大家。游山玩水寫寫畫畫,喝茶交友其樂陶陶!
“太行天下脊”,凌空屹立800里!
觀太行,重巒疊嶂,氣象萬千,心中常常豁然開朗。
太行山,青崖如黛,赤壁若霞;太行水,凝碧清澈,潺潺緩緩。
仿佛水墨,如詩如畫。
畫太行,品味的是自然的造化、人生的滋味。山和水構成了自然中兩種風格迥異的形態,山有其高、深、博、大;水有其靈、動、柔、變。一種志存高遠,一種隨波逐流。山以執著挺拔表現力度,水以暢達柔順顯示智慧。
在歷史與藝術的交匯中,太行山水孕育了荊浩、關仝、范寬、李成、郭熙等山水畫大家,他們的藝術成就深刻影響著后世。自古以來中國畫家面對太行或看或記,臨淵摹筆師法自然,他們用作品表達著自己的視覺維度和精神感悟。
“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十.一”小假期,背上畫夾,再次深入太行,搜盡奇峰,感悟古人。面對太行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愚公移山》的故事,那位蔑視困難、終日挖山開路的老漢讓人嘆服不敢懈怠。朝乾夕惕,灑汗揮毫,一周時間得稿數十幅,管中窺豹雖未得太行之一二,但高山仰止,豪邁之情亦讓人快哉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