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果紋是清代瓷器上常見的吉祥紋飾之一,以三種瑞果作為裝飾題材,并賦予美好的寓意,形成豐富多彩的吉祥紋飾。三果紋一般為桃、石榴、荔枝或桃、石榴、蘋果等,寓意長壽、多子、平安。這類三果紋常見于碗、盤外腹及內底。
江蘇省鎮江博物館就藏有不少這種紋飾的清代官窯瓷器。今介紹兩件如下: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桃象征著長壽;“荔枝”與“立子”諧音,所以人們用荔枝來預祝生子,有祝早生貴子之意,同時荔枝亦可取其諧音“利”、“立”,都為吉祥之意;石榴綻開,露出果中百籽。因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具有象征多子多福、子孫滿堂的吉祥寓意,更多為世人所喜。如圖1所示的這只嘉慶款白地粉彩三果紋碗。其高6.5厘米,口徑14.9厘米,足徑9.1厘米。圓唇,直腹略鼓,淺圈足。足內有“大清嘉慶年制”三行篆書款,外腹繪三果紋。三果均衡排列,枝葉分叉疏密有致,上結果子,果子被濃淡不一的紅彩渲染得嫣然可愛,樹葉綠彩渲染得清秀而粉潤,樹枝上垂掛著濕潤鮮美的桃子、荔枝以及破皮而出的石榴籽配以綠、紅色彩,顯得濃翠欲滴。石榴利用色彩的變化突出質感,紅中有黃并泛淺綠,恰是真的石榴一樣,綻開的石榴露出紅黃相間的石榴籽,極為晶瑩,嬌翠欲滴。以石榴作為瓷器上的裝飾紋樣,從考古中得知宋代瓷器中有石榴造型瓷粉盒和石榴紋飾,如鎮江宋墓出土1件景德鎮窯青白釉石榴型粉盒,江西宋墓出土1件耀州窯青釉盤,盤內刻劃二童子嬉戲石榴枝的紋飾圖案,其多子多孫的意思已較明顯了。明清時期,石榴紋題材大量出現在瓷器上,以石榴綻開,露出果中百籽的圖案屢見不鮮。
上圖所示為乾隆款青花三果紋碗。此碗高5厘米,口徑11.9厘米,底徑4.7厘米,敞口,深腹,圈足;內心繪花果紋,外口沿下繪卷云紋,外腹繪三果紋,足部繪花卉紋。圈足內有“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
碗外腹所繪三果紋,是將三種果實均衡排列,分別為瓜瓞、石榴、桃子。瓜為草本、蔓生植物。瓜初生時甚小,而后乃盛大。瓞即小瓜,因蝶與瓞同音,并且此藤蔓綿長、果實累累、瓜籽較多,寓意家族興旺、子孫繁衍、代代相繼、連綿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