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風寒、風濕頭痛的藥物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風寒、風濕頭痛的藥物組合物。
目前現有藥物治療風寒、風濕頭痛的藥物主要用腦清片和腦立清,這些藥物用于治療風寒、風濕頭痛病,需要常期服用。對大腦能產生副作用,不能徹底治愈、易復發、療程長。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有效治療風寒、風濕頭痛的藥物組合物,本發明經數年多次試驗而成,該藥物對風寒、風濕引起的頭痛有明顯療效。且本發明療效高、成本低、療程短、愈后不復發,有效率可達90%以上。
本發明采用如下原理實現的本發明采用溫經散寒、疏風止痛的藥物,達到祛風止痛、溫經止痛、祛風勝濕、清利頭目實現治療風寒、風濕頭痛目的為主的藥物配合實現的。本發明中川芎、味辛、性溫,辛香走竄,上達頭目,長于祛風止痛,為諸經頭痛之要藥,尤善治少陽、厥陰二經頭痛。白芷、可祛風止痛、善治陽明經頭痛。《本草求真》中講述“白芷,氣溫力厚,通竅行表,為足陽明經祛風散濕之藥。故能治陽明一切頭面諸疾”。薄荷,輕揚升浮,又可清利頭目而治頭風、頭痛。《唐本草》中記載“薄荷,入手太陽,足厥陰,辛能發散,專于消風,故頭痛,頭風為要藥。川烏,除寒、溫養臟腑、治諸風”。本藥能祛風除濕,散寒止痛,治寒濕頭痛。《本經》藁本乃太陽經風藥寒氣郁于本經,頭痛必用之藥,顛頂痛,非此不能除,與白芷同用既治風又治濕。《本草匯言》天麻主頭風、頭痛、息風止痙、祛風通絡。為治眩暈、頭痛之要藥。不論虛證、實證,隨不同配伍皆可應用,且功效顯著。與藁本同用祛風定痛。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解川烏之毒。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可使本發明治療風寒、風濕頭痛。且本發明成本低、療效高、療程短,療效持久,有效率可達90%以上。
本發明的配方白芷45克、川芎30克、天麻30克、藁本30克、制川烏30克、薄荷15克、甘草15克。
本發明的制做工藝參照《普通高等教育中醫類規劃教材》、《中藥炮制學》的炮制原則及操作規程,將諸藥精工篩撿,除去雜質再分別給予遵古炮制,而后制成細末,每0.5克裝入一個膠囊。服用方法每次3-4克,每日二次,飯后服用。禁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陰虛火旺,孕婦忌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風寒、風濕頭痛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是它是由下述重量比組分組成白芷45克、川芎30克、天麻30克、藁本30克、制川烏30克、薄荷15克、甘草15克。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風寒、風濕頭痛的藥物組合物。本發明中川芎味辛、性溫,辛香走竄,上達頭目,長于祛風止痛,為諸經頭痛之要藥,尤善治少陽、厥陰二經頭痛。白芷可祛風止痛、善治陽明經頭痛。川烏除寒、溫養臟腑、治諸風。本藥能祛風除濕,散寒止痛,治寒濕頭痛。藁本乃太陽經風藥寒氣郁于本經,頭痛必用之藥,顛頂痛,非此不能除,與白芷同用既治風又治濕。天麻主頭風、頭痛、息風止痙、祛風通絡。為治眩暈、頭痛之要藥。與藁本同用祛風定痛。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解川烏之毒。本發明治療風寒、風濕頭痛。且本發明成本低、療效高、療程短,療效持久,有效率可達90%以上。
文檔編號A61P25/00GK1895566SQ200610092980
公開日2007年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13日
發明者高萌 申請人:高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