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父母課堂】,獲取育兒的智慧!
方法:打開微信→添加朋友→搜號→fumuketang→關注!
很多新媽媽坐月子都是婆婆伺候,即使不用婆婆伺候的,來往肯定也比二人世界的時候頻繁多了,婆媳關系太深奧,在這里根據個人經歷和周圍姐妹的吐槽。列舉婆婆們常說的語錄十一條,對號入座哦~
臨產:誰沒生過個孩子,是女人都得受這罪!
話糙理不糙,但要看這話誰說。媽媽說,有點安慰的意思,當然了,一般親媽到了真生的時候也沒有這么說的。婆婆大人就千萬別說了,要不然媳婦拿著刀和你拼的心都有。你們是過來人,確實沒有因為生孩子疼死的,尤其如果媳婦是第一次經歷,心理的恐慌已經夠嚴重了,您就別三從四德的大道理了。
生之前,別人都可以多鼓勵順產,婆婆最好少說,婆婆怎么說都不好,說讓你順產吧,媳婦會想,不是你閨女,你不心疼我遭那個罪呀,萬一順轉剖我更遭罪,找誰哭去?說讓媳婦剖腹吧,媳婦也不高興,對孩子不好怎么辦?這什么奶奶呀。
所以說,婆婆難做呀,對于這個問題,最好就說,聽醫生的,安全第一,大人最重要。
閨女還得靠媽!
這種心知肚明的話,就放在心里,擱在肚里好了,說出來太難聽了。你說這話的目的是什么呢?增加感情,加深友誼?還有諸如,你媽能干,我不行,你媽會做,我不行,你媽會弄孩子,我不行,你不行還是什么好事?
快白叨叨了。如果你真覺得自己不行,要不就多出點錢,要不多干點別的力所能及的,不要以為你宣布了你不行,別人就該體諒你,這么需要人幫忙的時候,你不行已經挺那個了,別再拿著不行當光榮了。當然,一般來說,不是不行,是不愿,換做給自己女兒可能是另一個結果。
你買的這小衣服太……,諸如此類!
穿什么買什么,都是媽媽的一片心意,而且很多提前買的東西確實因為經驗不足,用不上,不要緊,再說已經買了,指責能換錢嗎?別今天說這個亂花錢了,明天說那個白買了,心里已經夠懊惱了,你就別加醋了。萬一你再沒給置辦幾件,過后還在這瞎叨叨,實在太不厚道了。
還有呀,如果,如果說是您老人家年紀大了,眼花了,手抖了,解扣子麻煩點,咱都能理解,能不能別賴人家衣服不好?別嫌買衣服的人不好?如果您手巧給孩子做的衣服很合適,很實用,但也不能要求人家天天穿,您不知道剛當媽的人都比較興奮,恨不得一天給孩子換十件衣服?
奶夠不夠吃?
這個問題吧,月子里凡是來探望的三姑六婆都要問一遍,有那不講究的男親戚也跟著湊熱鬧,我就奇了怪了,奶不夠,你有呀?你能幫著喂還是咋的?說實話,剛當媽媽,不管奶夠不夠都不太好意思討論這個問題,(個別以奶量充足引以為傲,巴不得別人問的除外昂),而且真不夠的話,一聽這個問題,多鬧心呀。
所以呀,作為婆婆,就別往媳婦心里塞稻草了,有的還搬個小板凳坐床邊看媳婦喂奶,更有甚的捏上兩下,擠上兩把,冒充催乳的,你要真發現媳婦奶不夠,就默默的多做湯,多讓媳婦睡覺休息。睡眠,情緒,飲食是決定奶量的三大重要因素,多干點實際工作媳婦會感激你一輩子的。那些說"你趕緊睡吧,休息好了好下奶"這之類的把人當工具的話,好意卻傷人心!
想當年系列!
和周圍的姐妹們一交流吧,發現婆婆們當年都是超級大奶牛,什么奶多的倒廁所里的、澆花的、喂豬的之類的海海的,還都是上頓地瓜干,下頓苞米面就能跟水管子一樣直呲了,讓我們那個羨慕嫉妒恨呀。
不知道真假,我只能說,那個時代,婦女勞動強度大,新陳代謝好,山明水秀,花紅柳綠,但是當年的水管子也呲不到現在,能夠喝就知足吧,別指望發展畜牧業了,說這些話,除了增加媳婦的心理壓力,實在看不出一滴奶的作用。
還有一種想當年,是憶苦不思甜。
什么當年坐月子沒人管,連個雞蛋沒吃上,三天就下地干活,伺候一家老小什么的。對于這些,時代的問題大于個人因素,我們只能給予深深地同情和無限的崇敬,但要讓我們覺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一種犯罪就太過分了。
不要看媳婦坐月子很享受似的就不平衡,看兒子對媳婦嬌貴點就很不順眼,就開始憶苦,這樣只會讓可以好好坐月子的媳婦如坐針氈,真不好,你應該覺得你遭罪換來了下一代今天的幸福是一種成就,兒子對媳婦好是全家和諧的好事。要是時光總停留在當年,時代不用發展了,社會不用進步了,是吧?!
看著孫子(孫女)說:不哭了寶貝,怎么了?哦,沒把咱喂飽是吧?!
逗孩子的話,拜托用點別的語言。發現很多婆婆就愿意問一個還沒有語言能力的孩子這個問題,有時候明明看著剛喂完奶5分鐘,抱過來看著孩子哼唧就開始問這個問題,你是媳婦你你怎么想呀?這個問題透著不信任。
呵呵,可能您是無心的,又或者你實在習慣了見面就問吃了沒,但請關照一下新媽媽月子里的敏感情緒,這時候的她們,本來就因為經驗不足,擔心這擔心那,總害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讓寶寶過的不舒服,你這個問題,看似平常,其實很有殺傷力。
說實話,孩子哼唧,很可能是因為剛換了你抱,姿勢沒調整好不舒服,也可能沒有原因,哼唧兩下就好了,您老千萬淡定,別無意間把責任推給媳婦,傷不起呀。
"你嫂子家孩子七個月就會走了"
不知道為什么,別人家媳婦都那么厲害,**同事的媳婦,那個奶好的來,都不敢喝湯…。不知道為什么,她老人家當年看過的孩子基本都是神童。比如他爸爸當年生下來60多公分,比如她閨女躺著躺著某天突然自己可以坐了,比如恁大伯哥的孩子,她帶著7個月就會走路了等等等等,好吧,就算這些都是真的,這和眼前這個孩孩又有什么關系呢?你又怎么知道他幾個月以后是什么樣呢?
可能你只是為了王婆自夸一下,但作為月子里的媳婦,聽到這些,不可能不聯想到自己,聯想到自己的孩子,平添很多憂慮呀。您再厲害,現在已不是您的江湖了,您老人家能不能換個賞識角度,多著眼現在,用放大鏡看看恁兒媳的優點,不吝嗇你的夸獎:"看,你把孩子收拾的真干凈!""你看寶寶吃的多開心!""你換個尿布真利索!"這些話,絕對無損于您當年的風華絕代,而且媳婦會比你給個金豆子還高興!
"看這大眼睛,可隨他爸爸了!"
"看這大眼睛,可隨他爸爸了!"
孩子一生下來,像爸爸多這是很正常的一般規律。但是吧,說兩遍也就行了,不要一發現孩子有點小可愛,比如說小腳丫很秀氣,長了個小酒窩,皮膚白等等等等,就一口一個真像她爸爸,盡管他爸現在黑的跟煤塊似的,也得說和他爸小時候一樣白,實在沒法往上靠了,就說這像他爺爺,那像他奶奶,甚至像他表哥家的表侄子,總之全是他家的。
其實你分一兩個特征給媽媽不要緊,怎么著也是恁家的寶寶,更要命的是,千萬別一哭聲大了就說,咱不知道這孩子隨誰?這么能鬧,他爸小時候可聽話了,一聲不哭。你說你什么意思吧?一個好處不給媳婦也就算了,怎么聽著,到最后有點毛病都是隨他娘呀?
"你這樣弄寶寶不行!得……"
這種太熱心的婆婆,怎么說呢,看情況吧,如果媳婦很歡迎你的指導,無所謂,但千萬別一開口,先加個"你這樣不行",如果人家媳婦自己有信心把孩子收拾好,你就別靠前了。一個吧,你那些育兒理念不一定科學,比如說,現在都讓注意小腳保暖,你非得給人家晾著,還說男孩兒火力大什么的。
再一個,其實孩子怎么弄都是長,你給點耐心,媳婦也在每天24小時觀察孩子,一點點摸索孩子的規律,千萬別看見一點不如你意,就開始指指點點,你真有什么想法,先跟兒子說,讓人家兩口子去溝通,不過萬一碰上傻兒子,開口就是,俺媽說,那就還不如你自己好好說了,哈哈。
"叫恁那個舅母(娘家親戚)笑死我啦"
月子里探望的人很多,可能很多聯系不密切的親戚也都來了,話說,誰家沒個不靠譜的親戚?咱不能要求所有的人素質都一般高,來的都是客,是好事,咱寬容點,別人前腳出門,你當面就叨叨,你這個姨(姑,表姐,二妗子等等),怎么羅圈腿?怎么那么洋相?那是穿了件什么衣服?誰現在剛拿點雞蛋就來看孩子?
諸如此類吧,這些事情,真不是媳婦能控制的,你要是不敢當面給人指出來,讓人改了毛病,過后也別說了,碰上這樣不長臉的親戚,媳婦自己心里已經挺窩囊的了,你就別煽風點火了,你是準備讓嫩媳婦打電話說人一頓?還是準備讓你家來的親戚都接受嫩媳婦的白眼球?寬容,淡定,以一顆感恩的心來接待這些親朋好友吧,不要比較,不要論人長短,尤其和咱一家子關系不大的事,別吃飽了撐的瞎叨叨了。
這篇東西,其實最應該讀的是婆婆,但估計婆婆們上網少,再加上看完了肯定不淡定,所以,推薦爸爸們看一看,適時適當的做做老媽的工作。月子對女人來說,確實是一個很特殊的時期,特別感性,平時無所謂的話,在這時候,能哭一晚上,需要更多的關愛與寬容,就當為了寶寶的奶吧,你也要做好雙面膠,做個好月子,對今后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婆媳關系,家庭和諧具有重大意義。
陪伴寶寶快樂成長--父母課堂(微信號:fumuketang)。
打開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fumuketang",獲取更多育兒資源。
父母育兒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