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歷史和發展脈絡,如該行業的起源,興盛時期,以及在行業發展過程中遭遇的重大事件等,都會被記錄下來。同時,各行業為了增加自身的影響力,或者說增加行業的凝聚力和認同感,他們會供奉一個自己行業的“祖師爺”。
當然“祖師爺”可不是隨便供奉的,他需要有一定的名氣和影響力,或者為該行業做出過杰出貢獻,這樣才能夠代表本行業,獲得大家的廣泛認可。如大家熟知的魯班,他就是木匠的“祖師爺”,魯班本人是一個技術精湛的木匠,而且還發明了很多手工工具,如鉆、刨子、鏟子、曲尺等,推動了木匠行業的發展,所以被木匠認作“祖師爺”。
有一些人雖然不是該行業的人,但自身的一些優點與該行業的特點很吻合,也被從業者尊為自己行業的“祖師爺”。例如現在比較流行的相聲,它是由古代的“參軍戲”、“象聲”等逐漸演變而來的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但它的“尊師爺”卻沒有從事過相聲行業,這個人是漢武帝時期的寵臣東方朔。
東方朔才華很好,而且說話很幽默,連漢武帝都夸贊他是一個秒人。正因為東方朔說話幽默風趣,能將他人逗笑,所以以為人們帶來歡樂為遵旨的相聲行業,也將東方塑當成自己行業的“祖師爺”。
一般來說,成為一個行業的“祖師爺”是一件榮耀的事,但凡事都有例外,被青樓尊為“祖師爺”就是一件讓人難堪的事。該行業在我國有著很久遠的歷史,但是從業的女子地位一直很低,即使在一些時期出現了不少名妓,但還是難以改變該行業女子的地位,娼和盜、竊等也被人們歸為下九流之列。
這樣一個難等大雅之堂的行業,就沒必要標榜自己行業的“祖師爺”了吧,其實大家想錯了,它也有自己的“祖師爺”,而且還是一位治國和經商的能手,他就是齊國的國相管仲。齊國能夠壯大起來,并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離不開管仲的改革和精心治理。
管仲在齊國任國相期間,發現為官的和富貴人家會養一些女子,她們沒有地位和身份,主要用于男性取樂,有的男人養不起,就會偷偷去窯子。管仲認為與其讓他們偷偷摸摸地干這些事,還不如讓官府經營此事,于是就有了官辦的窯子,管仲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加國庫收入。
管仲這一做法增加了國庫的收入,使齊國逐漸壯大了起來,當然齊國的強大主要是靠別的方面強大起來的,但是“官妓”也貢獻了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而且管仲的這個做法也很快被其他諸國學習,一時間“官妓”興盛,成了人們消遣的重要去處。管仲的這項舉措促進了青樓行業的發展,所以他也被青樓尊為行業的“祖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