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遇到寫作瓶頸或者面對截稿壓力時,我們常常會遇到半天憋不出一個字的情景,我們也經常會因為文案沒有創意而無法從市場中勝出。其實不僅是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寫作小白,就算有名的作家也會有這種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狀態。比如海明威、老舍等一些文學寫作大咖也經常會遇到寫作卡殼的時候。因而,在寫作及想創意時思如泉涌是不少人的夢想。
有些人面對思維阻塞會采用放松的方式,出去走走,讓靈感有機會迸發出來,從而走出困局。《快書寫,慢思考》的作者馬克·李維也用了類似的方法,不過他可不是靠靈感來讓自己產生寫作源泉的。
這本《快書寫,慢思考》,不僅是一本講寫作的書,也是一本告訴你如何讓創意迸發、如何解決疑難問題的書。作者馬克·李維將這種方法定義為自由書寫,他用這種方式找到了寫作的思路,挖掘出了產品的優勢。同時,這本書也解決書寫阻塞以及創意閉塞等問題。
作者馬克·李維是美國營銷策略公司的創辦人,他曾幫助企管顧問、創業公司提高二十倍收入,他也擔任過圖書銷售業務總監,銷售價值超過十億美元的產品。在這期間,他正是多次用了自由書寫的方法,幫助他從思維枯竭中走出來。
而自由書寫起初只是他在高中時,老師為了讓孩子安靜下來設置的游戲。作者馬克·李維把這種無意義打發時間的游戲,逐漸延伸為有價值的文案書寫方式,最終總結為一套書寫的方法,可以幫助大家從思維卡殼中走出來。
本書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自由書寫的六大要點。二、有力的精進和改變。三、公開發表。
第一部分講了如何進行自由書寫。簡單來說就是要放輕松,快速寫,設時限,記錄思考的過程,跟著大腦邏輯走,遇到困難,學會轉移方向。之所以要這么做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1.當我們處在輕松的狀態,思想才能更加活躍。
2.而快速的書寫,可以讓我們避免左顧右盼,更加集中注意力到思考的內容中去。
3.設定一個10分鐘,或者20分鐘的時限,讓自己感受到書寫的緊迫感,可避免中途停下來。
4.想到什么就寫什么,順著大腦的思路,事無巨細地記錄下來,不僅可以寫出創意,還能查看我們的思維過程。
5.當我們的思維受阻,想不出內容的時候,換個角度切入,也許就能找到問題背后的原因了。
本書的第二部分更加具體的描述了自由書寫,以及書寫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并給出了解決的辦法。
具體怎么進行自由書寫呢?
作者認為我們只需要把想寫的事無巨細全部寫下了就好了。
當我們的思維卡殼時,可以運用引導句、詞匯解析和放下聰明的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引導句即寫一個開頭,比如:我想了解關于...我很擔心...等等,這類的句式很容易使我們寫得更多。詞匯解析即重新定義詞匯的意思,然后將思考的過程記錄下來。
很多時候,我們放棄固有的思維,重新思考一個概念,就會有新的寫作思路。比如以前人們認為手機如果一個按鍵都沒有,根本沒辦法使用,但是當喬布斯采用極簡思維,推出智能手機后,得到了大多數人的青睞。
產品設計如此,寫作也是如此,如果寫作遇到瓶頸,不妨從原來行不通的概念中抽離出來,轉而連接可行的方案。又或者通過假設來反推事實 ,有時候假裝的也會變成真實的哦。
人人都覺得瑪麗蓮夢露非常有氣場,是不可超越的。一次成名后的夢露走進地鐵站,找了位置坐下,沒有一個人注意她。但是當她抬頭挺胸,拿出明星的架勢來時,夢露被圍得水泄不通。
氣場是可以通過“假裝”擁有的,寫作時其實也是一樣,不管真實與否,當我們把自己假裝成某個人,用他的思維和口吻來書寫和記錄,會讓我們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寫作要有創意就要敢于打破固有思維,打破基本原則,敢于自我懷疑。
除了寫作時,我們會遇到自由書寫的方法,當遇到困難時,或者迷茫時,其實也可以用自由書寫的方式幫助我們解決麻煩,走出困境。
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會被要求寫日記,我記得我小時候也會寫日記,尤其是心情不好的時候,我會在日記中寫到:今天心情很不好,因為......,其實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我只要.....就好了。
其實當時的日記,就可以算是自由書寫了,我隨心所欲地把內心的想法寫出來,又通過觀察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發現事情發生的原因,最后得出了結論以及改善的方法。
這種自由書寫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知道事情的本質,還能幫助我們梳理更加復雜的問題。誠如作者所說,出書確實算是一件相對來說,比較復雜的事情了。面對這種事情,與其慌亂著不知從何下手,不如先從某一方面開始,進行如馬拉松式的書寫,直至把自己的想法寫完整為止。
雖然自由書寫有諸多好處,但是我在閱讀之初,還是懷疑要是自由得偏離了主題,豈不是浪費時間,尤其是面對催稿的壓力,我們根本傷不起啊。
對此,作者還是提出了書寫要有目標,專注于自己的目標去寫,不管是學習、讀書,或者書寫,有目標地去做事情,才能讓更快地找到答案。
第三部分的內容偏向文案寫作或者書籍寫作方面。
作者提出我們可以用頭腦風暴的方式,從別人口中獲得更多更全面的反饋內容,讓我們為成文得到更多信息。
這算是一種素材的搜集,而另一種方式就是要學會引導客戶說出更多信息。
有時候我們的甲方很難說清楚自己的產品優勢是什么,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去引導客戶說出更多。而自由書寫就是這樣一種方法,讓客戶輕松隨意的書寫合作的愉快經歷,客戶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的光榮事跡講一遍,越講越興奮,而我們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素材的搜集是多方面的,我們不僅要隨時隨地留心,也要把搜集到的素材建立一個素材庫,并且進行整理,以便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取用。
最后作者馬克·李維在書寫習慣上,還建議我們建立自己的寫作規則。
很多人都有拖延癥,這是人性使然,但是建立規則可以讓我們避免半途而廢。那么要怎么建立規則呢?
1.我們可以在前一晚就制定次日需要遵守哪些規則。
2.根據自由書寫的原則,首先還是要讓自己放松,可以做些暖身的游戲,或者隨便寫點什么,這也是一種寫作的儀式感,讓我們逐漸適應到寫作中去。
3.接下來可以開始處理正事,比如激發新點子,進行頭腦風暴等。這就好像我們的工作內容,每天要根據流程,或者根據任務來完成相應的內容。
寫作的規則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設置,比如暖身活動后,可以找一些點子,然后設置好時間開始嘗試自由書寫,到時間后查看一下,對內容進行補充和修整,通過不斷地深入思考,整理出文章的大綱,然后完成初稿,接下來繼續修改和調整,直至最終交稿為止。
總體來看這本書,從語言上講,有點略顯啰嗦,從邏輯上來說,也很難把每個小點串聯成完整的思維框架。不過從內容上說,還是非常具有實操性的,也是通過實踐檢驗有效的。
我平時在寫作時,有時也會因為不知道怎么寫而犯難,這時就會在紙上列出一些框架,這樣慢慢把內容填充起來,直到寫成一篇文章。現在看來,我其實也用到了其中的部分技巧,也因此沒有遇到太多寫得非常卡殼的情況。
而使用否定、假設等跳出原來思維框架的技巧,很顯然也能幫助我們找到更好的點子。
自由書寫就是這樣一種方法,讓我們更加輕松地進入寫作狀態,在思維的蛛絲馬跡中,找到事情的真相,讓我們更加快速地找到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