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名醫王敏淑《帶狀皰疹方》
【組成】金銀花20g,連翹12g,板藍根15g,蒲公英15g,靈磁石15g,生龍骨15g,生牡蠣15g,延胡索15g,米殼5g,白鮮皮10g,蛇床子10g,地膚子10g。
【主治】帶狀皰疹,屬熱毒蘊結型。癥見皮膚出疹較多,皮損鮮紅,灼熱刺痛,口苦咽干,心煩失眠,便干或小便黃;舌紅,苔薄黃或黃厚,脈弦滑數。【方解】金銀花、連翹、板藍根、蒲公英清熱解毒;靈磁石、生龍骨重鎮安神:延胡索、米殼理氣止痛;白鮮皮、蛇床子、地膚子燥濕止癢。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重鎮止痛之功。【加減】熱毒深入營血,加丹皮10g,赤芍10g,涼血活血通絡;皮疹消退期,濕熱漸去,氣血耗傷,氣血運行不暢,舌黯,苔白,脈弦細,加生黃芪15g,益氣固表。【點評】本方可以作為治療帶狀皰疹的基本方,以此為基礎靈活加減,取得較好療效。唯米殼用量不宜過大,4~6g為宜。【驗案】患者,蘇某某,女性,56歲。右側胸背散在皮疹伴疼痛2天,于2004年5月6日初診。患者2天前突然出現右側胸背部劇烈燒灼樣疼痛,不思飲食,夜間難以入睡。查體:右側胸背連及腋窩可見散在帶狀紅色斑丘疹、皰疹,舌尖紅,苔白,脈滑。治療:清熱解毒,重鎮止痛。處方:金銀花20g,連翹12g,板藍根15g,蒲公英15g,靈磁石15g,生龍骨15g,生牡蠣15g,延胡索15g,米殼5g,白鮮皮10g,蛇床子10g,地膚子10g。服藥后第2天,疼痛明顯減輕,夜間能入睡。第3天皮疹開始結痂,第7天痂皮全部脫落,胸背部仍感有時疼痛,上方減白鮮皮10g、蛇床子10g,共10劑,皮疹全部脫落,疼痛消失。【名醫簡介】王敏淑,女,1936年出生,畢業于北京中醫學院中醫專業。河北省保定市中醫院主任醫師、中醫內科專家、市自然學科帶頭人、第三批國家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從事中醫50余年,臨床上堅持辨病與辨證結合,中醫西醫匯通,多年的臨床實踐形成自己獨特的辨證方法與用藥法則。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及并發癥、頭暈、汗癥、胃腕痛、胸痹、失眠、帶狀瘡疹等內科疑難雜癥。側重寒涼攻邪,強調養陰退熱和“降心火、益腎水”的治療方法,喜用寒涼藥物。治病之要訣,在明白氣血,無論外感內傷,所傷者無非氣血,久病及絡,久病必瘀。故臨床上多用活血化瘀治療,尤其對疑難雜癥取得顯著療效。參編《中國基本中成藥》(一部)、《中國基本中成藥》(二部)、《優選使用中成藥》、《中華藥膳食療學》。發表論文《淺談河間的主火論》《宣明論方用藥之探討》《河間的學術思想》等。獲市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