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血石血色鮮艷永不褪色,雞血石號稱"南血北地",南血為昌化雞血石,主要指的是昌化雞血石的血色鮮艷塊大,北地指的是巴林雞血石地子好。
巴林雞血石主要是高嶺石和硬水鋁石;而其質地較為細膩的黑凍雞血石和芙蓉凍雞血石的主要礦物成分為地開石和辰砂。前些年在吉林某金礦之頂部發現有近似“金頂紅”的脈石英致密塊體,其中辰砂非常細小,質地堅硬細膩,也是硬地含辰砂石料,當地稱朱砂玉。
據業內人士介紹,昌化雞血石以凍地、軟地為最上品質地,硬地、剛地為中下等質地。雞血石的品質高低,還要按血色的多少及形態、鮮艷度不同而分。血色有鮮紅、正紅、深紅、淺紅、紫紅等多種,形態有塊紅、條紅、星紅、霞紅等。以血多、色鮮、形美為最 佳,血量少于10%者一般,少于30%者為中檔,大于30%者為高 檔,大于50%為珍品,70%以上者都稱“大紅袍”;全紅為極 品,現已絕跡。
昌化雞血石的品質是血和地。血色為鮮紅、正紅、深紅、紫紅等,雞血的形狀有塊紅、條紅、星紅、霞紅等,并能達到鮮、凝、厚為佳,深沉有厚度,深透石中,有集結或斑布均衡為佳。血量少于10%者為一般,少于30%為中檔,大于30%者為高 檔,大于50%者為珍品,70%以上者珍貴難得。全紅或六面血為極 品。紅而通靈的雞血石稱為“大紅袍”,除了紅色“雞血”以外,底色尚有黑、白、黃、綠、藍、灰褐、紫、青等基本顏色,再加上濃淡深淺不一的各種色彩相互融合,天然渾成,不須人工雕鑿,已構成一幅幅自然美麗的圖案。黑白地與雞血三色的稱為“劉關張”,也是奇妙之品,色彩奇麗,變化萬千。除此之外,昌化雞血石石質中,還具有“細、紅、潤、膩、溫、凝”之六德。
巴林石,因產于內蒙古巴林右旗而得名,屬于粘土礦物中的葉臘石。該石質地細潤,通透清亮,光彩燦爛,極 具賞玩價值;又因其溫潤柔和,軟硬適中,宜于鐫刻,堪稱刻制印章或精細工藝品的上乘石料。它與福建壽山石、浙江青田石和浙江昌化雞血石,同為“中國四大印石”。
為了給收藏愛好者提供一個近距離的接觸機會,08年12月15日至12月21日,上海工藝美術品服務部與昌化雞血石原產地的石農聯合舉辦昌化雞血石展,近200余件雞血石擺件工藝品和雞血石印章中,“大紅袍”、“劉關張”、“桃花地雞血”、“白玉地雞血”等數十個雞血石中最珍貴的品種均一一亮相。因所有雞血石擺件、印章均來自昌化原產地的石農家中,不僅質量有保證,其價格也具優勢。
雞血石是觀賞石中的奇葩?,F代雞血石的欣賞和品評主要受直觀因素、心理因素、價值因素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