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管理監督檢查表
礦山企業名稱:
序號 | 檢查內容 | 檢查標準或依據 | 法規依據 | 檢查方法 | 檢查結果 |
1 | 依法辦礦 | 依法立項審批,履行建設項目審批、核準或備案手續 | 《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第6條 | 查建設項目審批、核準或者備案文件 | |
可行性研究階段,由具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進行安全預評價 | 《非煤礦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與竣工驗收辦法》第8條 | 查是否有安全預評價報告書及其備案文件 | | ||
初步設計應按規定編制安全專篇;安全設施的設計應由具有資質的設計單位承擔,并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審查同意;有重大變更的,應經原設計單位同意,并報原審查部門審查同意 | 《非煤礦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與竣工驗收辦法》第3、5、14、15、21條 | 查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合格及設計修改的有關文件、資料 | | ||
安全設施應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施工 | 《非煤礦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與竣工驗收辦法》第22條 | 查施工單位資質證明材料及監理工作總結 | | ||
投入生產或使用前,由具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進行安全驗收評價 | 《非煤礦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與竣工驗收辦法》第8條 | 查是否有安全驗收評價報告書及其備案文件 | | ||
建設項目竣工投入生產或者使用前,必須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安全設施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產和使用 | 《安全生產法》第27條 | 查是否有安全驗收批復文件資料 | | ||
2 | 證照齊全 | 具有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民用爆炸物品使用許可證、爆破作業單位許可證 | 《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第2條、《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 查各證照有無及其有效性 | |
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安全資格證、各類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證書 | 《礦山安全法》第26、27條,《安全生產法》第20條、23條 | 查各證書有無、及其有效性 | | ||
3 | 規章制度 | 礦山企業應當建立健全行政領導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職能機構安全生產責任制、崗位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 《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第28條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4.1條 | 查制度建立及落實情況 | |
礦山企業應建立健全安全活動日制度、安全目標管理制度、安全獎懲制度、安全技術審批制度、危險源監控和安全隱患排查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安全辦公會議制度、安全費用提取制度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4.1條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第13條 | 查制度制定及落實情況 | | ||
礦山企業應建立爆破作業規程、裝運作業規程、主要機械設備(提升機、巖石電鉆、排水泵及風機等)操作規程 | 綜合因素 | 查制度制定及落實情況 | | ||
4 | 管理機構 | 應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 《安全生產法》第19條 | 查安全機構和管理人員有無狀況 | |
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由有關主管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職 | 《安全生產法》第20條 | 查資格證書有無 | | ||
5 | 基本圖紙 | 礦山必須具備:礦區地形地質和水文地質圖、井上、井下對照圖、中段平面圖、通風系統圖、提升運輸系統圖、風、水管網系統圖、充填系統圖、井下通訊系統圖、井上、井下配電系統圖 和井下電氣設備布置圖、井下避災路線圖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4.16條 | 查看各圖紙有無及其時效性 | |
礦山所具備的各種圖紙經礦山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查,并根據礦井發展情況和采掘活動及時修改、填繪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4.16條 | 查看圖紙,詢問礦山負責人生產現狀,并與圖紙進行對比 | | ||
6 | 教育培訓 | 新進礦山的井下作業職工,接受安全教育、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72小時,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 《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第35條 | 查企業培訓計劃、記錄,隨機抽查詢問礦工 | |
所有生產作業人員,每年接受在職安全教育、培訓的時間不少于20小時 | 《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第35條 | 查企業培訓計劃及培訓記錄 | | ||
礦山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必須了解、掌握其主要安全技術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對從業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 | 《安全生產法》第22條 | 查企業培訓計劃及執行結果 | | ||
礦山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 | 《安全生產法》第23條 | 查特種作業現場持證上崗情況 | | ||
7 | 安全投入 | 礦山企業應當及時、足額提取安全費用,并按規定使用。在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中,企業應當披露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具體情況 | 《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費用財務管理暫行辦法》第22條 | 查是否提取及提取標準,以及使用情況 | |
礦山企業應按有關規定足額存儲風險抵押金 | 《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管理暫行辦法》第5條 | 查是否提取及提取標準是否符合規定 | | ||
8 | 隱患排查與處理 | 礦山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對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應當立即處理;不能處理的,應當及時報告本單位有關負責人。檢查及處理情況應當記錄在案 | 《安全生產法》第38條 | 查安全檢查記錄、隱患排查處理記錄 | |
對重大危險源應當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并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 | 《安全生產法》第33條 | 查重大危險源檔案及處理情況 | | ||
9 | 應急救援 |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結合本單位的危險源狀況、危險性分析情況和可能發生的事故特點,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 |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第7條 | 查應急預案有無及完整情況 | |
礦山企業應當組織專家對本單位編制的應急預案進行評審。評審應當形成書面紀要并附有專家名單 |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第14條 | 查評審紀要 | | ||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本單位的應急預案演練計劃,根據本單位的事故預防重點,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綜合應急預案演練或者專項應急預案演練,每半年至少組織一次現場處置方案演練 |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第26條 | 查應急預案演練計劃和執行情況 | | ||
10 | 事故處理 | 事故發生單位應當按照負責事故調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復,對本單位負有事故責任的人員進行處理 |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32條 | 查負有事故責任的人員處理情況 | |
事故發生單位應當認真吸取事故教訓,落實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發生 |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第33條 | 查落實防范措施和整改措施的情況 | | ||
11 | 勞動保護 | 礦山企業必須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 | 《安全生產法》第37條 | 查勞保用品質量、采購、發放和使用情況 | |
礦山企業應與從業人員簽定勞動合同,說明有關保障從業人員勞動安全、防止職業危害的事項,以及依法為從業人員辦理社會保險事項 | 《安全生產法》第44條 | 查勞動合同和社會保險 | |
檢查人員簽字: 年 月 日
表2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生產基本條件檢查表
礦山企業名稱:
序號 | 檢查內容 | 檢查標準或依據 | 法規依據 | 檢查方法 | 檢查結果 |
1 | 安全出口 | 每個礦井至少應有2個獨立的直達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間距應不小于 | 《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第10條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礦井掘進平面圖中是否有標注 | |
2 | 礦井通風 | 地下礦山必須安裝主扇,形成完整的機械通風系統,并有通風系統圖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設計和通風系統圖 | |
掘進工作面和通風不良的采場,應安裝局部通風設備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通風系統圖 | | ||
井下炸藥庫及儲存動力油的硐室要有獨立的回風道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設計和通風系統圖 | | ||
礦山企業應設立通風安全管理部門,按要求配備適應工作需要的專職通風技術人員和測風、測塵人員,并定期進行培訓 | 《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通風技術規范 通風管理》第 | 查機構設置情況和人員配備、培訓、持證情況 | | ||
3 | 防排水 | 水害地質條件復雜的礦山企業,應成立防治水專門機構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機構設置情況及人員配備情況 | |
每年雨季前,應由主管礦長組織一次防水檢查,并編制防水計劃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閱檢查記錄及防水計劃資料 | | ||
豎井、斜井、平硐等井口的標高,應高于當地歷史最高洪水位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初步設計和安全專篇 | | ||
井下主要排水設備,至少應由同類型的3臺泵組成。井筒內應裝設兩條相同的排水管,一條工作,一條備用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看設計資料,以及設計資料中相關設計情況 | | ||
礦山的主要泵房,進口應裝設防水門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看設計資料中是否設置防水門,并查閱初步設計中相關設計資料情況 | | ||
4 | 防滅火 | 井下消防供水水池容積應不小于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看設計資料,必要時現場檢查 | |
木材場、有自燃發火危險的排土場,應布置在距離進風口常年最小頻率風向上風側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看設計資料,以及初步設計中中總圖布置相關部分 | | ||
在井下進行動火作業,應制定經主管礦長批準的防火措施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看是否有經主管礦長批準的防火措施 | | ||
5 | 礦井提升 | 提升系統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必須使用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要求的設備、設施 | 綜合因素 | 查看設計資料及初步設計中的相關資料、查檢測檢驗報告 | |
過卷保護裝置和信號裝置必須安裝到位;升降人員的單繩提升罐籠必須有安全可靠的防墜器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安裝記錄及初步設計中的情況、查檢測檢驗報告 | | ||
提升礦車的斜井,必須安裝常閉式防跑車裝置;斜井上部和中間車場,必須設阻車器或擋車欄;斜井下部車場要建有躲避硐室,并有明顯的標志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安裝記錄是否安裝防跑車裝置及阻車器;查看圖紙中是否有躲避硐室,必要時現場檢查 | | ||
提升司機必須持特種作業證上崗 | 《礦山安全法》第26、27條 | 查證書有無及其有效性 | | ||
建立定期檢查維修制度,每天應由專職人員對提升系統檢查一次,每月應由企業組織有關人員檢查一次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是否建立定期維修制度;檢查維修記錄及其是否按其執行 | | ||
6 | 礦井供電 | 由地面到井下中央變電所或主排水泵房的電源電纜,至少應敷設兩條獨立線路,并應引自地面主變電所的不同母線段。其中任何一條線路停止供電時,其余線路的供電能力應能擔負全部負荷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看設計資料及初步設計中關于供電的敘述 | |
礦山企業應備有地面、井下供(配)電系統圖,井下變電所、電氣設備布置圖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配電系統圖有無及內容是否齊全 | | ||
7 | 礦井通訊 | 礦井應有完善可靠的通訊系統圖,保持礦內外、井上下和重要場所、作業地點通訊暢通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看設計資料,并對各點通訊進行抽樣試驗 | |
地表調度室至井下各中段采區、馬頭門、裝卸礦點、井下車場、主要機電硐室、井下變電所、主要泵房和主扇風機房等,應設有可靠的通訊系統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看設計資料,并對各點通訊進行抽樣試驗 | | ||
8 | 頂板管理 | 應建立頂板分級管理制度。對頂板不穩固的采場,應有監控手段和處理措施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制度建立情況;是否對采場進行監控 | |
采用全面采礦法、房柱采礦法采礦,應根據頂板穩定情況,留出合適的礦柱 | 《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第 | 查設計資料和初步設計中的采礦方法的可靠性分析 | | ||
9 | 放炮管理 | 礦山爆破后,經通風吹散炮煙、檢查確認井下空氣合格后、等待時間超過15 min,方準許作業人員進人爆破作業地點 | 《爆破安全規程》第 | 查爆破作業規程是否有相關規定 | |
檢查人員簽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