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建漢(前202年-8年)
廟號 謚號 史稱 名諱 生卒及在位年月 年號 皇陵
始祖 大皇帝 劉太公 劉煓 前271-前197 — 漢太上皇陵
太祖
高皇帝 漢高祖 劉邦 前256-前202-前195 — 漢長陵
—
孝惠皇帝
漢惠帝 劉盈
前211-前195-前188
—
漢安陵
—
—
漢前少帝 劉恭
?-前188-前184
呂后稱制
—
—
—
漢后少帝 劉弘
?-前184-前180
—
太宗
孝文皇帝
漢文帝 劉恒
前203-前180-前157
—
漢霸陵
—
孝景皇帝
漢景帝 劉啟
前188-前157-前141
—
漢陽陵
世宗
孝武皇帝
漢武帝 劉徹
前157-前141-前87
建元
元光
元朔
元狩
元鼎
元封
太初
天漢
太始
征和
后元
漢茂陵
—
孝昭皇帝
漢昭帝
劉弗陵
前95年-前87年-前74年
始元
元鳳
元平
平陵
—
海昏侯
漢廢帝 劉賀
前92-前74(7)-(8)-前59
— —
中宗
孝宣皇帝
漢宣帝
劉詢
前91-前74-前48
本始
地節
元康
神爵
五鳳
甘露
黃龍
杜陵
高宗
(后去廟號)
孝元皇帝
漢元帝
劉奭
前75-前48-前33
初元
永光
建昭
竟寧
漢渭陵
統宗
(后去廟號)
孝成皇帝
漢成帝
劉驁
前52-前33-前7
建始
河平
陽朔
鴻嘉
永始
元延
綏和
漢延陵
—
孝哀皇帝
漢哀帝
劉欣
前25-前7-前1
建平
太初
元將
元壽
漢義陵
元宗
(后去廟號)
孝平皇帝
漢平帝 劉衎
前9-前1-5
元始
漢康陵
—
—
孺子嬰
劉嬰
(王莽攝政)
5-6-8
居攝
初始
—
王莽篡漢(前8年-23年)
— — 建興帝
王莽
前46-8-23
始建國
天鳳
地皇
王莽陵[210]
劉玄復漢(23年-25年)
— 淮陽武順王 更始帝 劉玄 ?-23-25 更始 霸陵附近
劉秀復漢(25年-220年)
世祖
光武皇帝
漢光武帝
劉秀
前6-25-57
建武
建武中元
原陵
顯宗
孝明皇帝
漢明帝
劉莊
28-57-75
永平
顯節陵
肅宗
孝章皇帝
漢章帝
劉炟
58-75-88
建初
元和
章和
敬陵
穆宗
(后去廟號)
孝和皇帝
漢和帝
劉肇
79-88-105永元
元興
慎陵
—
孝殤皇帝
漢殤帝
劉隆
105-106(1)-(8)
延平
康陵
恭宗
(后去廟號)
孝安皇帝
漢安帝
劉祜
94-106-125永初
元初
永寧
建光
延光
恭陵
—
—
東漢前少帝
劉懿
?-125(3)-(10)
未改元
—
敬宗
(后去廟號)
孝順皇帝
漢順帝
劉保
115-125-144永建
陽嘉
永和
漢安
建康
憲陵
—
孝沖皇帝
漢沖帝
劉炳
143-144-145永憙
懷陵
—
孝質皇帝
漢質帝
劉纘
138-145-146本初
靜陵
威宗
(后去廟號)
孝桓皇帝
漢桓帝
劉志
132-146-167建和
和平
元嘉
永興
永壽
延熹
永康
宣陵
度宗
(后去廟號)
孝靈皇帝
漢靈帝
劉宏
156-168-189建寧
熹平
光和
中平
文陵
—
弘農懷王
東漢后少帝
劉辯
176-189(4)-(9)-190
光熹
昭寧
永漢
---
—
孝獻皇帝
(曹叡謚)
孝愍皇帝
(
劉備謚)
漢獻帝
劉協
181-189-220-234中平
初平
建安
延康
禪陵
曹丕篡漢(220年)
劉備復漢(221年-263年)
烈祖
昭烈皇帝
漢昭烈帝
劉備
161-221-223章武
惠陵
仁宗
安樂思公
(司馬炎謚)
孝懷皇帝
(劉淵謚)
蜀后主
劉禪
207-223-263-271建興
延熙
景耀
炎興
劉禪墓
漢朝皇帝簡介
漢朝于公元前202建國,公元220年亡國,又因皇室姓劉又稱劉漢,405年歷史中共有29位皇帝。漢朝分為西漢(前202-8年)和東漢(25-220年)兩個階段。漢朝歷史上也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皇帝:如開國皇帝劉邦、創造文景之治的漢文帝與漢景帝父子、開創漢武盛世的
漢武帝劉徹、光武中興的劉秀、明章之治的漢明帝與漢章帝、漢和帝開創永元之隆則讓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最終也無法阻擋歷史合久必分的潮流,于公元220年
曹丕篡漢,東漢滅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