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心電圖是一個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工作。它不像影像技術那么直觀,需要專門學習和訓練。盡管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會專門學習過這一內(nèi)容,但是剛畢業(yè)進入工作崗位時大多也是一臉蒙逼,還要不停再學習。所以指望一篇就說清楚幾乎是不可能的。
對于普通人來說,我的建議是,學會看心電圖的檢查報告就足夠了。不如我來教大家怎樣看懂心電圖報告。
心電圖報告一般會說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
“竇性心律”表示正常
“房性”,“室性”,“交界性”都是異常心律,一般都跟著“早搏”兩個字。或者寫“房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
“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心動過速”大多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
“竇性心動過緩”,心率如果大于50,沒有基礎心臟病,大多數(shù)也正常。
如果有早搏,房顫等現(xiàn)象,最好進一步做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觀察一天的心率變化。
各種“傳導阻滯”也屬于心律失常,可輕可重,輕型的可能是生理現(xiàn)象。嚴重的需要積極治療。
心電圖報告心室肥大,心房肥大往往不準確,只是提示有此可能性,需要做心臟彩超檢查。如果沒有提到也不一定表示就沒有。
“電軸左偏或右偏”,“心臟順鐘轉位或逆鐘轉位”大多與此有關。
“心肌復極異常”表現(xiàn)為ST段和T波改變。在許多醫(yī)院可能診斷為“心肌缺血”。這其實不一定準確。心肌炎、心肌病還有許多引起心肌損傷的因素,都可以造成類似的變化。有時報告單也可能寫成“ST-T改變”,“非特異性ST-T異常”等類似說法。
掌握以上3點,80%以上常見心電圖報告你都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關注鄭醫(yī)生百嗑,你就能學到更多常見多發(fā)病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