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寫企業分析,不談投資理念,和大家吹水聊天,談談人生。生活中,我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很隨和,很多事情都不計較,非常大度,心態很好。但是工作中我又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做事嚴肅認真,精益求精,很講原則。我曾經寫過八個字: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有朋友說,做人做事都要低調。我說做事無法低調,一方面是職業素養及操守,另外太低調了做不成事。人總歸需要一些原則及理想。但是做事高調很容易得罪人,畢竟任何團隊都是由人組成的復雜利益糾葛體。你認為自己做事是對事不對人,但是具體的人往往覺得你針對的是他們。像我這樣的風格,遇到好的團隊可以勇往直前,遇到不好的團隊就比較難。一把年紀了,想明白了一件事,我這個性格最適合單干。于是二馬在2020年選擇了職業投資。我所謂的職業投資并不是去加入一個金融機構,而是投資就是我的職業。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是相當于開了個只有一個人的公司,好像有一個說法,這種公司叫個體戶。這種職業的特點是你必須誠實的面對自己、面對知識。這恰恰是我的追求,干干凈凈,清清爽爽。于是我每天的工作就變成不斷的分析企業、梳理投資理念,并且將我的分析結果分享出來。這樣做的好處在于,一方面可以獲得一些廣告收入,讓我的日常開銷不用總是惦記著股息或者需要賣股票才能應對。其次,日復一日的不斷學習、總結,有利于我加深對于公司的認知,完善自己的投資體系。最后,讀者看到我的分享后的評論,往往會很有啟發價值,繼而又幫助我完善認知。這是不錯的正循環機制,也很類似過程改進策略的PDCA循環(關于PDCA循環,這種不做進一步說明了,讀者感興趣的話,自己去百度)。我還是挺享受這種工作。天天泡在諸如雪球這樣的投資園地,我也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本來投資社區應該是很簡單的,多數人是來研究、學習的,這里更應該是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園地。但是相當多的人把這里演變成了職場模式,甚至類似美國民主、共和黨那樣的官場模式。凡是對手贊同的,我必須反對。我經常惡趣的在一些彼此觀點不同的大V或者相互間有些小矛盾的大V的帖子下看讀者評論。這些讀者真的已經不是讀者了,是粉絲,是擁躉。這里沒有對錯,沒有是非,只有立場。是什么讓一個投資學校變成了黨同伐異的革命陣營,我初步認為,原因可能在于這個學校的組建體系上。投資學校并不是按照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這樣的分級去分班,而是大家都在一起混合編班。這樣的模式注定了很多人是聽不懂、學不進去的。對于這些聽不懂、學不進去的人,他們如果要在這個場所混下去,那么他們需要有信仰,他們必須選擇相信一些人。這可能就是宗教之所以有信徒的原因。在這個市場上,我最反感一類人,這類是一些大V,他們狂熱的鼓吹一些股票,他們沒有深入的企業分析,甚至不懂如何進行企業分析,他們的主要的主要工作就是吹票。基本上他們從來不提企業不好的地方,即使企業發生了不好的地方,那也是利空出盡。雖然他們鼓吹公司的話,在我看來毫無價值,甚至是有毒、有害,但是信徒們很喜歡。很多時候,我感慨在股票市場上一份理性的質疑勝過100篇熱情的贊美。我這樣的風格注定是多數股票投資者不喜歡的,因為我不會告訴他們如何去具體交易一只股票,我認為對于一個自己不了解的人,去告訴他如何交易股票是不負責任的。股票下跌了,我也不會去做心理按摩。我可能說的最多的話是你就別買個股了,挑個低點買入滬深300etf吧。聽完我的建議后,提問者往往有如下感受:“你啥意思,瞧不起人,就你能買個股,我就不行?”于是提問與回答往往在尷尬中結束。股票市場本該是所有人誠實面對自己,面對知識的一個場所,但是相當多的人,因為認知、認為性格的原因,選擇了虛假與浮夸。這可能是成年人之殤,離開了學校后,再也回不到另一個學校。投資股市你相當于開了一個只有你自己一個人的公司,你不需要和任何人競爭,你只需要提升你自己的能力。研究投資你必須放空自我,重新做回學生,一切有利于學業進步的內容才是有價值的。股市是一個做好人得好報的市場,關于好人,我有我的定義。好人是指:開放、虛心、理性、獨立,擁有自知之明,具備質疑精神。在這里,好人得到獎勵,缺點會被懲罰。這是一個賺錢的地方,也是一個修煉的圣地。在這里會加強對于世界的洞見、改正性格的缺陷,所謂賺錢不過是優秀的副產品。我很少看到一份職業如同股票投資一樣既能教人學好,又能助人致富。當然這里有一個前提,你必須有做好人的潛質。否則你會發現這里時刻在放大你的錯誤,讓你無處遁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