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長期收益高,但大多數人承受不了股市的高波動;債券收益穩定,但很多人又對純債收益不滿意。
那有沒有什么工具,可以中和股票與債券,實現低波動,中等收益呢?
這樣的工具當然有,近年在基金行業里火起來的「固收+」,就是其中的一類工具。
一、詳解固收+
固收+,雖然名字看起來新鮮,但相關的產品,我以前已經介紹過不少,二級債基金、偏債混合型基金,本質上都是固收+ 。
固收+類產品,通常70%至80%的倉位配置債券,股票倉位上限20%至30%,還能投資可轉債等工具,會嚴格控制回撤,進而實現穩健收益。
固收+類產品的股票倉位雖然低,但收益卻并不差,優秀的固收+產品,業績甚至可以媲美股票型產品。
舉個最現實的例子,wind編制了一個二級債基金指數,過去15年二級債基金指數的年化收益是10.65%,最大回撤-10.57%,具體走勢如下圖。
數據來源:wind
從圖中我們可以發現,以二級債為代表的固收+產品,在絕大多數時間,波動都非常小,只在股災時,才出現了10%左右的回撤,而且,長期的年化回報并不低,整個投資過程,非常舒服。
因此,我一直覺得,固收+類產品,是非常適合普通人的投資選擇。
二、當前為何要高度關注固收+?
在今年6月中旬之前,我和大家聊主要都是股票型的產品,既包括優秀的指數基金,也包括優秀的主動型偏股基金,它們都給我們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細心的朋友,應該也發現了,從6月中旬到現在,我和大家分享的,主要就是固收+類產品。
這里面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股市漲上去了,兩市成交額持續突破10000億,主要指數的估值,也都在歷史的中樞以上,市場已經出現了局部過熱。
另外,這幾年,無風險利率在不斷下行,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也越來越低,并且開始凈值化,銀行理財的吸引力在逐步下滑。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還有新增的閑置資金,我個人覺得,優先值得考慮,就是固收+類產品。
三、相關案例:博時固收+系列產品
這兩年的固收+產品非常多,今晚,我們以博時基金旗下的固收+系列產品作為案例,做一個更為具體、深入的介紹。
之所以將博時基金旗下的固收+系列產品作為案例,原因在于,博時是國內知名的老牌公募基金,固收+產品數量多,歷史久,博時天頤、博時宏觀回報等債券產品,近年的表現都很不錯,業績可圈可點。
今晚,我們重點介紹博時基金正在發行的一款新產品:博時恒榮一年混合債券(A類: 010078 ;C: 010079 )。
博時恒榮的擬任基金經理,是卓若偉。
卓若偉擁有超過13年的金融從業經驗,2004年7月起先后在廈門銀行、建信基金、諾安基金、泰達宏利等公司工作。2017 年11月加入博時基金,現任博時基金絕對收益部投資副總監。
卓若偉管理時間最長的產品,是泰達宏利集利債券,2012年5月接手,2016年9月離任,這也是他的代表作,卓若偉任職期間,集利總回報率為60.40%,年化收益率為 11.47% ,最大回撤6.97% 。
從2012年5月到2016年9月,無論是股市還是債市,都經歷了牛熊輪回,市場波動巨大,因此,這期間的基金業績,就具備了一定的參考性,下圖是對卓若偉四年間投資策略的具體復盤。
數據來源:基金季報
對于絕對收益型產品,投資者都比較關注基金的回撤、勝率以及在極端市場環境下的表現,下面我們逐一說明。
卓若偉管理過程中,集利最大回撤出現在2015年股災期間,最大回撤為6.97%,這保證了投資者,能有良好的投資體驗,下圖是集利在卓若偉任職期內的回撤數據,供大家參考。
(數據來源:wind,2012/5/22-201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