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罪刑法定原則概述
罪刑法定原則的含義是:什么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種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有哪些刑種,各個刑種如何適用,以及各種犯罪的量刑幅度如何等,均由刑法加以規定。即“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另外,罪刑法定原則還有相關派生原則,即禁止類推、禁止不定刑、禁止習慣法、禁止事后法和明確性原則。
罪刑法定原則是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反對封建司法制度非法專橫的產物,是對罪刑擅斷主義的徹底否定。它最早發端于12015年《英國大憲章》。罪刑法定主義思想發源于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從思想淵源上看,近代啟蒙思想家對于罪刑法定原則理論的闡述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目前,西方國家多用自由,民主****理論來闡述罪刑法定原則的理論基礎。
確立罪刑法定原則具有重大的意義,它不僅有利于維護社會的秩序,也有利于保障****。此外,罪刑法定原則也是對個人自由的基本保證,公民事先了解哪些行為是受到社會禁止的行為,同時也了解如果實行這些行為將受到何種懲處。”
二、罪刑法定原則的在我國刑法中的體現及中西方規定的差異
(一)我國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則的具體體現
1.刑法總則中的體現。我國刑法實現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罰的法定化。在犯罪的法定化方面刑法明確規定了犯罪的概念、犯罪構成的共同要件和各種具體犯罪的構成要件。在刑罰的法定化方面刑法明確規定了刑罰的種類和量刑的原則,即對犯罪人裁量并判處刑罰,必須以犯罪事實為根據,以刑事法律為準繩。刑法分則中的體現。在1997年刑法修訂過程中,我國立法機關將1979年刑法及其以后制定的單行刑法、附屬刑法所涉及的犯罪,經過必要的整理和編纂納入其中。同時,還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增設了大量罪名此外,在具體犯罪的構成要件以及各種犯罪的法定刑設置方面,刑法也增強了法條的操作性。
(二)中西方關于罪刑法定原則規定的差異
按照我國《刑法》第3條的規定,罪刑法定原則可以分為兩個基本的方面:一方面是積極的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另一方面是消極的罪刑法定:“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積極的罪刑法定與消極的罪刑法定共同構成了我國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則。
而西方國家的刑法在規定罪刑法定原則時一般并不去刻意突出這方面的內容,主要關注的是罪刑法定原則的消極方面,更注重對****的保護,而我國刑法則是刻意突出了罪刑法定原則的積極方面,把重點放在了打擊犯罪上,對****保護的關注程度相對較低。
三、司法實踐中出現的相關問題
(一)罪刑法定原則的司法適用
司法機關的執法活動對于罪刑法定原則的付諸實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包括司法認定、司法解釋和司法裁量。在司法認定方面,在司法適用中,首先面臨找法活動。法律的明文規定包括顯性規定和隱性規定。隱性規定是法律文本內容上的包容規定,要將顯性規定與隱性規定相結合,做到正確認定犯罪和判處刑罰。在司法解釋方面,在罪刑法定原則的制約下,司法解釋是有限度的,司法解釋不能采用類推解釋,同時,不利于被告人的擴張解釋也不應被允許。在司法裁量方面,我國刑法實行的是相對罪刑法定,因而給法官的司法裁量留下了廣闊的空間。在罪刑法定原則下,法官的自由裁量是有限度的,應將司法裁量權限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二)以浙江裸聊案檢討我國的司法實踐
因在網絡裸聊,浙江衢州女子方某被龍游縣法院以“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5元。有關方面證實,因網絡裸聊而被判刑定罪的,目前國內尚無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