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估值。企業估值是個在感覺上十分高大上的詞,似乎里面藏了很多神秘的公式和內幕。看了老唐的書才知道,估值就是不同資產之間盈利能力的比較。年初100塊錢買銀行理財,年末可以賺3塊;同樣100塊錢買債券,年末可以賺5塊,并且從資金安全性上看風險程度相當,那自然我們會將錢配置在債券上。就像買東西時貨比三家考慮的是性價比一樣,不神秘,我們每天都在做。只要在自己可理解的投資品范圍內,選擇收益率明顯較高的那個,就是估值。正是這種思考模式,指導我們將財富在股票之間、股票與現金之間切換,目的就是讓財富以收益率更高的資產形態存在。理解企業的內在價值。想要買入股票,就要對它所對應的公司進行估值,用于指導在股價上下波動時,我是應該買入、持有還是賣出。孤立的觀察股價變動得不出任何結論,內在價值的存在才能讓股價的比較變得有意義。格雷厄姆說:“如果我們大致估算出一家企業的內在價值在每股30美元到110美元。這個結果聽起來并不怎么樣,但如果該公司的股價低于30美元或者高于110美元,這個估算或許就能給你帶來一些好處了。”當股價遠低于或者遠高于企業內在價值估值區間時,會讓我們擁有“一眼定胖瘦”的能力。企業內在價值的估算通常采用自由現金流折現法,老唐說它更像是一種精確的錯誤。它的價值在于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思路。第一、引導投資者將注意力集中到資產的長期表現上,買入的目的是能夠帶來更多的現金流入,而不是盡快賣給別人獲利。第二、讓投資者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知識儲備篩選出有簡單變量的企業。第三、并不能對所有的企業進行一刀切估值。投資者越是深入理解企業,對企業內在價值的估算便越準確,確定性也越大。這是我們在股市里行走的指南針,是別人恐懼時我們敢于貪婪的定心丸。三、日拱一卒的學習老唐估值法。老唐估值法來自于巴神的偉大理念“估值就是比較(All cash is equal)”。必須強調的是:這個方法不適用于所有的公司,只有符合三大前提即:利潤為真、利潤可持續、維持當前盈利能力不需要大量資本投入的公司才符合。整個估值法的重點是計算三年后一家企業的合理內在價值。三年后合理估值 = 第三年預計自由現金流 X (1÷無風險收益率),一共兩個參數。(1)無風險收益率,通常取值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它就是投資的基礎錨。金融領域的利率如同物理學當中的重力。利率變化時,所有金融資產價值都會發生變化。利率越高,向下牽引的力量就越大,資產的估值中樞就會越低。利率降低,資產的估值中樞會變高,然而利率再低,股票估值也不會無限大。一般來說,按照經濟學界的認識,低于2%的無風險利率不會長久存在。背后的原因是,因為法幣天然有通脹屬性,而且經濟學界普遍認為2%左右的通脹是“好的”,是可以刺激投資和消費的。一般來說,無風險利率要高于這個“好的”通脹。理解這一點很重要,可以防止我們估值時刻舟求劍。(2)企業第三年自由現金流。這一步沒有捷徑,沒有公式,并且家家企業各不相同,只能對照具體企業去多讀多看多思考,對企業理解越是透徹,對于估值數據越是踏實篤定。財報分析。股票市場里放著巨額獎學金,密碼就藏在各家企業的財報里,能不能拿得到,能拿到多少,就看投資人的本事。老唐的大作《手把手教你讀財報》詳細闡明了一份企業財報中幾乎所有的條目,基本上按照這個思路看幾份年報,就能明白財務報表中各項的涵義。但是到這里遠遠不夠,如果分析企業是一座大山,那么此刻也就僅僅是站在山腳下,距離“理解企業”這個山頂還有一條銀河系的距離。因為此時財報中各項信息是零散的,雜亂無序的,我們進一步需要做的是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要把三大表里這些零散的數據在大腦中構建起一家真實的企業的樣子,理解它的各項資產的狀態:有沒有縮水的資產,有沒有不合理的資產,有多少資產是參與經營的,這些經營資產能夠帶來多少營收,營收構成又是怎樣的,現金流是如何流動的。總而言之一句話:第一步理解當下的企業。第二步,了解企業的過往。通過看IPO文件和歷年年報,可以明白企業各時期的發展歷程和經營重點,股東信息、管理層是不是靠譜等。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預測企業的未來。前世今生的所有信息不過是為了更準確的預測企業未來,如果在了解企業前世今生的過程中就發現異常或不可理解之事,直接歸為“太難”就可以了,別忘了巴菲特的名言“我們不挑戰惡龍,我們只是躲開它們”。舉個老唐分析企業財報的例子。這個例子不在書里,是我在翻書房舊文時發現的,年報淺印象系列之“麗江旅游”SZ002033,現在改名為麗江股份。這個分析相對于老唐其他的財報分析而言比較簡單短小,但對我這個初學者來說有重要的啟發。老唐通過分析麗江旅游2016年的企業財報,得出索道是營收的關鍵這個信息。然后通過統計過去五年麗江旅游四個季度的營收分布情況,清晰地發現明顯而穩定的淡旺季特色:7~9月暑假期間,是到麗江旅游的最熱時段,五一、清明、十一為其次熱點,其他時候相對較少。由此老唐說,“收入時段分布+主要收入來源于玉龍雪山大索道,這兩點就給我們確定了觀察公司業績變化的著眼點。如同預測茅臺業績的核心是看基酒產量一樣,麗江旅游的觀察核心是寒暑假及三個小長假新聞報道中關于索道運行人次的發布數據。盯住這一點,就能先人一步地預測出該企業當年營收的大致變化。”這個例子就是老唐演示如何通過企業的過往,找到預測企業未來業績的著眼點,抓住這個關鍵數據,就能做到“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的經營形式是慢慢變化的,財報中的數據往往隱藏著企業動態的蛛絲馬跡,“橫看成嶺側成峰”,能不能發現這些關鍵信息,就看我們的火眼金睛啦。目前我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我想老唐也不是生來就這么會分析企業的。作為一名資質普通的投資者,唯有多閱讀,多思考,“積土為山,積水為?!?,我想這應該就是最快的通往山頂的路。四、寫在最后樊登讀書會創始人樊登說:'你如果能夠通過讀這樣一本書,獲得一個重要的啟發,進而早日開始進步和自我迭代,這本書就是真正的好書。'《價值投資實戰手冊》就是這樣一本好書。通過讀它,我打開了一扇可以通過投資獲利的大門,給我動力重啟可以日日學習的狀態,進而影響著我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狀態。知識的增長伴隨著財富的增長,還有比這更好的經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