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為清華高級教師進修班講授《從認知結構談師生有效溝通》之后,有幾位老師都提出:對成績差的學生除了補課,還應該采取什么辦法才能提高成績?這也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
就“分”言“分”是在術的層面上解決問題,效果往往不大。
對這個問題我認為,首先要搞清一個概念:孩子是厭倦學習還是單純的成績差,這是兩碼事。衡量孩子的標準,首先要看他是在逃避還是在發展。
成績差的孩子可能是學習方法的問題,這可以慢慢改變,他是有希望的;而厭學的孩子是從心里討厭學習,根本就不想摸書本,很多案例證明,孩子一旦厭學,將終生與學習無緣,由此可見,與低分相比厭學才是孩子成長的真正殺手。一位猶太教授說:“看一個民族有沒有前途,就看這個民族的孩子是不是真心喜歡學習,一個厭學的人,是沒有前途的;一個厭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
猶太民族的成功,在于他們關注的是孩子學習知識過程中的快樂,中國基礎教育的問題,在于過份關注孩子的考試分數,而不是學習的興趣和過程。面對成績差的孩子,教師和父母首先要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應做到以下四點:
一、要努力幫助孩子尋找、建立一種個人優勢,可以依據八種智能在體育、藝術、語言、制作等方面尋找,不管哪一個方面,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最棒的,這樣的感覺就會讓他獲得必要的自信與自尊。
二、減少孩子的焦慮,把學習中的挫折看成是普普通通的事,教會孩子從正面看問題,這樣會給孩子在建構自信自尊的心路歷程上,增加動力和明亮的成份。
三、建立快樂的思維連接,讓孩子愛自己、喜歡自己。
在美國田納西州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個小女孩因為是個私生女,經常被同學們看不起,她也十分自卑,學習成績不好而且經常逃學。一天,鎮上新來了一位牧師,女孩就去聽牧師布道,牧師講得非常好,女孩就經常去聽,有一次聽完牧師布道,女孩并沒有馬上離去,牧師走過來問她:“你叫什么?父母是誰?”這個簡單的問題令女孩非常難堪,憋紅了臉也答不上來。牧師似乎知道了她的秘密,平靜地對小女孩說:“我明白了,你是上帝的孩子,我也是上帝的孩子。上帝的孩子和別人是不同的,我們生來就是要經歷苦難,然后才能走向光明。”這一番話,象陽光一般撒入女孩的心田,她相信自己是上帝的女兒,從此不再悲怯,也不再逃學……。后來女孩順利地讀完了大學,最終成為田納西州的州長。
四、 動力是孩子們學習和做事的源泉,無源之水,終不能久遠。